放大圖片
■山東省棗莊市的小學生們把採集到的杯杯泥土擺放成心形圖案,迎接今年「全國土地日」的到來。此活動旨在教育引導學生們從小樹立保護國土資源、呵護家園的意識。資料圖片
十二五規劃前瞻八之五˙國土開發篇
有評測數據顯示,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陸地國土上,僅有28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可用於未來開發。事實上,在經歷了經濟快速增長、人口大規模膨脹的三十年之後,中國的國土資源開發呈現出異常混亂的局面,空間結構不合理、部分地區開發強度過高、生態環境損害嚴重、經濟佈局與人口空間失衡的一系列問題日益嚴峻。規劃好國土空間和區域發展格局,是未來中國實現經濟、人口、環境可持續和均衡發展的基石,也是「十二五」時期擺在決策層面前必須解決的重大難題之一。據透露,未來在主體功能區基礎上,中國將構建國土空間的「三大戰略格局」,以滿足國土空間全局和未來發展的需要。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消息人士向本報表示,從「十二五」開始,中國將不得不對國土空間佈局和區域發展格局進行重整。「十一五」規劃提出的主體功能區是「十二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十二五」期間落實,《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已通過國務院審議即將出台,對中國國土空間部署城市化、農業、生態安全三大戰略佈局,在此基礎上各省市進行的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也將在今年底前完成編制發佈實施。
全局規劃 首提「主體功能區」
「十一五」規劃首次提出主體功能區政策,即根據各個區域的人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人口分佈、經濟佈局、城市格局和基礎設施建設,將國土劃分為「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四類,以主體功能區為框架,構建中國區域發展的新格局。
「主體功能區」的提出,在不少人看來,意味著中國區域發展導向的變化,即不再追求區域經濟發展的均等化和同步發展,轉而追求區域享受的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均衡可持續發展。但是,隨後五年中國區域格局並未沿著主體功能區的方向演變,主體功能區政策並未取得明顯推進,反而區域振興規劃卻遍地開花。尤其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作為一攬子刺激政策之一,中央先後批准十多個區域振興規劃遍及全國各地,來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與此同時,國土空間開發和區域佈局的不合理日益凸顯。
消息人士指出,「十二五」加速落實主體功能區和國土空間規劃,是要提前規劃好未來二、三十年中國人口達到峰值時,14億多人口、120萬億元GDP與18億畝耕地、2.8萬億立方米水資源等在960萬平方公里陸地國土空間如何分布,從而實現人口與經濟佈局大體均衡、城鄉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局面。
全國主體功能區分為國家和省級兩個層面。國家層面將選取30%左右的國土,分為國家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四類。其餘的全部國土由省級劃定主體功能區。經過長達4年的研究和編制,6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消息人士表示,《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將進行最後的修改並於近期正式公佈。
放眼未來 重建和諧宜居地
據透露,未來在主體功能區基礎上,中國將構建國土空間的「三大戰略格局」,以滿足國土空間全局和未來發展的需要。首先是,以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兩條橫軸,以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三條縱軸,以主要城市群地區為主要支撐,軸線上其他城市為重要組成的城市化戰略格局。第二是,以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區、華南和甘肅新疆等農產品主產區為主體的農業戰略格局。第三是,以青藏高原生態屏障、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和南方丘陵山地帶生態功能區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為骨架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
另外,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工作也已接近收官階段,各省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面編制完成並發佈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