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
當前製造業等傳統產業仍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如何令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將是「十二五」期間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專家認為,傳統產業升級重點應在加強節能減排、降低能耗的同時,加大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力度,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促進向產業鏈高端發展,增加在全球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產品和環節的比重,以提高「中國製造」的持久競爭力。
提高產業節能環保要求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指出,產業結構調整的下一步戰略重點,首先要發展生產型服務業。它的目標是促進製造的服務化,服務的知識化,服務要由低端向高端服務延伸,促進製造的服務化。中國製造業之所以升值非常困難,就是因為缺失服務環節的附加值。
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方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部長馮飛則建議,傳統產業升級不是對總量進行控制,而是對結構實施優化。從政府的角度來講,應該提高對傳統產業節能環保的要求,以促進產業升級。從企業的角度看,通過強化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營銷和品牌,令中國製造從低端的加工升級到價值鏈的高端,提升中國製造的核心競爭力。
需配合資源價格改革
不過,馮飛認為,傳統產業升級最為關鍵的還是突破現有體制機制。他說:「產業結構調整是一個老話題,之所以效果不明顯,根源還在於體制機制問題,這已成為今後產業結構調整的阻礙。當前最迫切的體制改革是能源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能源和資源價格決定了節能對用能的替代深度。」
馮飛表示,能源資源價格未放開,不僅影響傳統產業的升級,亦將對戰略新興產業中的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只有價格客觀反應市場的供求關係、需求程度以及保護資源環境的成本,才能向企業釋放出正確的價格信號,調動起全社會發展新興產業的激情。「若不對現有體制機制進行改革,中國將有可能錯過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科技革命所帶來的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