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加快調整 解兩大產業難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胡錦濤9月考察深圳時,在騰訊殷切勉勵年輕員工,積極投入新一輪產業革命。

 「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發展舉世矚目,可是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二位的光環下,卻是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帶來的發展瓶頸。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見圖)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坦陳中國產業發展存在短板。他說:「總體而言,中國工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仍較為突出,粗放型發展模式仍未根本轉變。產業結構調整面臨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和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後產能比重較高兩大難題。」

 在產能過剩問題上,李毅中說,當前產業盲目投資、佈局雷同現象十分突出。除鋼鐵、水泥等傳統行業外,風電、太陽能光伏等新興產業領域也正在出現新的產能過剩。大量的重複建設,導致資源浪費和配置效率低下。同時,存量中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後產能比重較高,資源環境承載力已難以為繼,鐵礦石、石油、銅、鈾等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潛在風險日益加大。

中國工業增加值遜歐美

 數據顯示,「十一五」前四年,中國年耗能18萬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企業節能約1.3億噸標準煤,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8.2%,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6%。儘管如此,當前中國工業增加值率僅為26.5%,而發達國家一般在35%以上,美國及德國等先進國家更超過了40%。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坦言,中國正在經歷一個「中國製造」的階段,這是發展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但有時我也為此難過,中國出口到外國的產品,大部分利潤被外國企業拿去。」

 以汽車行業為例,當前中國滿大街跑的帕薩特、馬自達,表面上是在中國生產,其實核心技術、圖紙都來自國外。由於缺乏核心技術,貼牌生產是中國製造普遍的生存模式。

做好產業發展「加減法」

 馮飛指出,當前中國傳統產業的很多產品都處於來料加工等低附加產值環節,而高端的品牌、研發、營銷等高附加值的環節,卻都是中國的短板。因此中國產業在價值鏈中的升級空間非常大。

 李毅中透露,「十二五」時期,中國產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基本任務就是提高工業的增加值率。最重要的是做好產業發展「加減法」。在「加法」上應以創新、質量、品牌、服務獲得高附加值,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術進步、高素質人力資源和管理創新轉變。在「減法」上則應以減少消耗、降低成本,推進減排治污,提高資源節約和集約利用水平。

相關新聞
十二五規劃前瞻八之三:產業升級篇 (2010-10-13) (圖)
實施結構升級 啟動新產業革命 (2010-10-13) (圖)
服務業擔重任 增「中國製造」競爭力 (2010-10-13) (圖)
加快調整 解兩大產業難題 (2010-10-13) (圖)
中央密集調研 地方積極參與 (2010-10-13) (圖)
十二五規劃前瞻八之二:發展轉型篇 (2010-10-12) (圖)
加快經濟轉型 承受放緩之痛 (2010-10-12) (圖)
胡錦濤提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八大重點工作: (2010-10-12)
專家倡實施「綠色產能革命」 (2010-10-12) (圖)
轉變發展方式 28年來成效差 (2010-10-12) (圖)
綠色發展指標 列官員考績重點 (2010-10-12) (圖)
年吞血汗錢20億 東莞「打虎」路艱辛 (2010-10-12) (圖)
屢屢死灰復燃 疑警方「內鬼」撐腰 (2010-10-12) (圖)
十二五規劃前瞻八之一:關注民生篇 (2010-10-11) (圖)
「十二五」規劃重墨寫民生 (2010-10-11) (圖)
民不富 源於分配不均 (2010-10-11) (圖)
欲破民生堅冰 政改亦須突破 (2010-10-11) (圖)
話你知 (2010-10-11)
烏市年斥224億改善民生 惠及百姓衣食住行 (2010-10-01) (圖)
投300億改善234個棚戶區 (2010-10-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