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鮑比達 不要定義我的音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小島

 鮑比達(Babida)的桌上被大小蘋果電腦和各種琴譜霸佔,他正在研究電子音樂,也聽不少林肯公園(Linkin Park)的歌,作為30年前引領港台流行音樂的金牌製作人,已過60的他,仍然渴望繼續風騷。

 「現在的小孩都在聽那些電子音樂,你要配合他們,給一些他們熟悉的東西,再加進一點中國的東西。等他們長大以後,就會念念不忘。」

 「可是現在的市場很混亂,寧願靠包裝也不嘗試新的旋律,因為他們覺得那樣比較安全。」鮑比達一定要混著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才能表達清楚。其實他從小到大,都是跟父母說菲律賓語的。「但我是百分之百香港人。」他叮囑記者要寫上這句。

 和華語流行樂壇同樣變得模糊不清的,還有鮑比達的個人形象。

 毫不誇張地說,他的音樂曾滋養了50後、60後、70後,甚至80後的愛情生活。從70年代的蘇芮、陳秋霞、徐小鳳、林子祥、羅文,到80年代甄妮、汪明荃、張國榮、梅艷芳,他是金牌編曲人。90年代他到台灣發展,初出道的李玟(CoCo)經他一手打造而迅速成名,之後的張信哲、蕭亞軒、柯以敏、趙詠華等,令港澳台三地的年輕人多了心靈的依托。1995年,他為港產電影《新不了情》創作的同名主題歌,原唱台灣歌手萬芳和隨後無數版本的演繹,15年後的今天,依然能在城市小巴、卡拉OK店、各類大小晚會上聽到。

 然而,在這之後,我們聽到的是愈來愈相似的旋律,愈來愈記不住的聲音。歌手成了公關,音樂成了電視劇配曲。鮑比達去了哪裡?

 在上月的「Musicarama音樂新文化2010」的「東瀛音樂新經典」單元,他為音樂會做了一首小提琴作品《進化》,還嫌表達不夠充分,又毛遂自薦做鋼琴伴奏。結果,帶有太空感的旋律在當晚的演出中,成了最有聽眾緣的節目。

我要工作下去

 他最近時常被夢中聽到的音樂旋律所困擾,源源不絕,從未聽過,醒來卻記不下來,有一點淡淡的悵惘。他的住所、工作室和錄音棚都壓縮在柴灣一座工廠大廈內,狹長的臥室被整牆的CD包圍,一門之外,便是擺放著一架碩大的黑色Yamaha鋼琴的工作室,是他05年從台灣遷回香港後買的。「本來是想買車,但覺得自己始終是一個鋼琴手,應該有鋼琴。」但工作室花費最大的,是一側的錄音棚,號稱達亞洲頂尖錄音水準,他在這裡完成了08年北京奧運火炬傳送主題曲《點燃激情.傳遞夢想》。「我是一定要在錄音棚中才能工作的人。」

 他每天都會穿戴整齊的在工作室裡工作,只有一個人,他享受這種音樂的沉浸,但在外人眼裡,這個連廚房都沒有的地方,多少有些不食人間煙火,有些寂寥。

 90年代唱片工業鼎盛,寄給他的個人demo塞滿他的屋子,現在卻少有個人敲門,換上的是電視劇、歌唱比賽,甚至選美大賽的機構邀請。「可能他們覺得我太高了,不好接近,其實我很open。」他解釋道。「但是,外界對音樂的投入也愈來愈少,如果只為了賺錢而製作,保證不了投入,質量也一定不好。」除了時常上北京,大多數時候他都宅在工作室,與鋼琴和電腦為伴,心裡卻有種使不上勁的著急。「我很想幫忙,我很想工作,做更多讓大家都喜歡的音樂。」

音樂人的電影夢

 他與內地選秀節目出身的張靚穎合作過,對香港的「星光大道」也略有耳聞。「能唱的小孩子很多,可是那有甚麼用?市場已經不再。」但他的運氣特別好,總能在流行音樂以外尋找出路自救。「我當時離開香港,就是發覺商業味道太重。」他曾做過EMI音樂總監,3年後即辭職遠赴美國波士頓繼續深造。「那時候做音樂,都是抄韓國或日本,完全沒有原創性。」

 他4歲時,家裡請來前蘇聯籍音樂老師教他彈鋼琴,學了8年的古典音樂,他對任何形式的音樂都有使命。

 「離開香港前,我特地去黃大仙算命,說我的事業在北方,愈北愈好。」

 90年代初,他先北上北京,思考製作怎樣的更國際化的民族音樂。「我做第一張純音樂唱片《中原新樂》時就想,既然中國開放,讓外國人聽純粹的中樂,肯定不會聽。我就找了很多民樂,比如《將軍令》、《十面埋伏》、《滿江紅》,都用西洋樂器演奏。可當時沒有人接受,不知道該怎麼理解。」為了發唱片,他賣掉自己最愛的Benz跑車。「連一隻車燈都沒收回來。」

 他轉戰台灣,一樣在香港的北方。

 和滾石簽約,每隔一段時間,他便出一張純音樂CD,為了從編曲的身份變為作曲,他苦練創作。「每天逼自己寫2至3首曲。」台灣民樂底蘊深厚。「幾乎所有的音樂人,都是很好的吉他手。」

 他為果陀劇場製作歌舞劇《淡水小鎮》和《天使不夜城》的音樂,後者是他首次與蔡琴合作。「蔡琴的嗓音很特別,但很少有人知道用怎樣的音樂感覺去配合她。我為她做了幾個歌舞劇和幾張CD,可以說讓她翻了身。但之後她去了環球,你會發現那些新歌跟她有距離,只聽到她在唱,但聽不出旋律的風格。這是製作人的問題。」他也陸續為電影《新不了情》、《夜伴歌聲》、《夜奔》等配樂。「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跟一個好的導演,寫一個電影音樂,然後拿奧斯卡獎。」

音樂如衣服

 離開台灣,因他再次察覺功利心態的破壞力。「為甚麼藝術和商業要分得這麼清楚?Marketing的工作,其實在寫第一個音符的時候就開始了。就是說,音樂的定位要清楚。廣告歌就是廣告歌,歌舞劇要有歌舞劇的感覺。任何的音樂形式對我來說,就是衣服。你要懂得怎麼穿,怎麼搭配,甚麼時候換。」他後來創作芭蕾舞曲,與內地文化學者余秋雨及其太太馬蘭合作黃梅調音樂劇,如魚得水。

 他的父親是菲律賓和西班牙混血兒,他說自己骨子裡有拉丁民族對音樂特有的激情。為了養家,他14歲便出入夜總會表演,讓他很早便知道要如何用音樂調動人情。「在新世界酒店有一個很大的夜總會,我每晚的工作就是讓最多的顧客上來跳舞,所以要想辦法製造不同的高潮。但我也給自己一個壓力,我要讓吃飯的客人在我彈琴的時候,都能看著我。這也是一種心理學,我每晚要捉摸場下客人的身份和性格。」

 他第二次返港,產量卻不多。5年中,寫過幾首歌,給2位新人做了2張專輯,市場反應比較沉寂。他行事低調,從不參加任何應酬和派對,他從不怕生活的寂寞,卻擔心對音樂的付出。

 「別人問我到底是做甚麼音樂?其實我甚麼都做,要想出名,流行樂壇裡最快。不過我最後希望我是藝術這邊的,因為我的偶像都是古典的。我看著他們,只能不斷地同時做很多事情,一旦有一天我不用考慮我的開支,我也許會寫出點像馬勒的東西來。」

相關新聞
鮑比達 不要定義我的音樂 (2010-11-17) (圖)
微語錄 (2010-11-17)
朱偉(媒體人): (2010-11-17)
棉棉(作家): (2010-11-17)
鄭淵潔(作家): (2010-11-17)
唐炳光 下一站,瑞典 (2010-11-17) (圖)
韓良露 文化多能手的幸福生活 (2010-11-10) (圖)
微語錄 (2010-11-10)
廖綺玲 在黑白影像中吟唱 (2010-11-10) (圖)
張楚 回到葵花開到門口的午後 (2010-11-03) (圖)
楊天媧 修心練琴 (2010-11-03) (圖)
微語錄 (2010-11-03)
包睿舜 Robert S. Bauer 撐粵語的美國人 (2010-10-27) (圖)
廖華強:水墨丹青寫性靈 (2010-10-27) (圖)
微語錄 (2010-10-27)
關惠群 冷漠比飢餓更可怕 (2010-10-20) (圖)
微語錄 (2010-10-20)
李戡 戡亂台灣闖北京 (2010-10-20) (圖)
余光中理想的譯作與原著 是雙胞胎 (2010-10-13) (圖)
人物小簡介:余光中 (2010-10-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