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毅然放棄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教席,返回北京出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副院長。他一方面是被中國科研環境和人才所吸引,同時亦希望能利用多年海外教研經驗,改革中國科研文化。
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0年,施一公每年從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取得200萬美元(約1,551萬港元)研究經費,並負責指導14名博士後學生。雖然如此,他還是被「在國內建立一所領先生物研究中心」這個念頭吸引,結果入選中國政府的「千人計劃」。他說:「我請辭一刻,相信普林斯頓一定很震驚。」
施一公說,若要取得真正成功,就不能局限於實驗室或研究所之內,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科研文化和可持續的研究體系。他說:「我希望能為提升中國科研文化出一分力。」他認為,目前中國校園教學文化是海歸學者最大挑戰,因為教育者很少鼓勵中國大學生「跳出框框思維」,或勇於冒險和接受挫折,並將這些當做成功之路的重要經歷。但他亦強調,清華大學的學生較他在普林斯頓的學生更勤力、更懂得合作。
美資金短缺 科研項目止步
對於很多歸國科學家而言,中國以高薪吸引人才回國確實有幫助,但他們回國的主要原因,還在於有機會從零開始建立一個科研項目,而美國實驗室則苦於資金短缺。施一公說,他在中國的收入低於在普林斯頓大學,他在美國管理一個結構生物學實驗室,並參與創立一家藥物研究公司。但在清華大學,他則協助設計新的生命科學項目,有1,500名學生。 ■摩立特集團報告/本報資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