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資本放開邁出一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1]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理 北京報道)繼外管局早前全國推廣企業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後,浙江省溫州市又出台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相關辦法。北京外匯專家和市場人士指出,溫州試點個人境外投資是個人項下跨境資本管理的有益嘗試,但囿於內地經濟發展水平差別等現實問題,短時期內全國推行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稱,溫州民眾獲准進行個人境外直接投資僅是人民幣資本賬戶開放的一個中間步驟,她說,「畢竟個人投資海外的能力有限,企業才是資本自由進出的投資主體。」

 譚雅玲坦承,今次政策出台也是礙於當地不少民眾「繞道」用外匯投資進行海外投資的現實。她表示,溫州民間資本積累領先全國,個人對外投資需求甚高,除通過「地下」渠道對外直接投資外,不少投資者也通過設立公司進行對外投資。

短期全國推行可能性不大

 譚雅玲強調,儘管溫州開展個人對外直接投資試點,推進對外投資主體多元化是有益的嘗試,但短時期內全國鋪開的可能性不大,「溫州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經濟基礎決定了對外直接投資的巨大需求,而內地其他城市尚不具備這種條件,短時期內料難以推廣。」

 她指出,今次溫州放開個人投資境外比至今「難產」的港股直通車投資範圍更廣。「從目前得到的信息看,監管層對溫州民眾投資海外的限制不大,每年最多2億美元的投資額度亦非常高,這意味著除股票外,溫州民眾還可以有更多海外投資組合。」她同時強調,個人投資海外與企業走出去都存在風險和收益問題。因此投資者教育與保護投資者利益甚為重要。

或望通過溫州試點「洩洪」

 一位不願具名的商業銀行外匯交易員向香港文匯報記者透露,溫州現時個人外匯收支龐大,且資本境外輸出需求較高,因此,今次對溫州民眾個人境外投資開閘將有利於政府對個人項下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此外,上述人士稱,由於內地外匯存底節節攀升推高本幣投放,不排除政府希望通過溫州試點進行「洩洪」,以達到消減被動貨幣投放所導致的通脹問題。

 不過,唯需注意的是,溫州僅是內地一隅,只有推出更多舉措和外匯產品,才能真正實現「藏匯於民」。

相關新聞
邀蓋茨訪二炮 顯解放軍自信開放 (2011-01-11)
專家解讀:出口單月數據 無需過度解讀 (2011-01-11)
專家解讀:不宜高估房產稅效果 (2011-01-11)
專家解讀:腐敗「落勢化」趨向危害國家 (2011-01-11)
專家解讀:資本放開邁出一步 (2011-01-11)
專家解讀:中美軍事關係轉暖 矛盾仍存 (2011-01-10) (圖)
專家解讀:相關科研缺失 內地迷霧難去 (2011-01-10)
專家解讀:多種因素交織 通脹高點或顯 (2011-01-09)
專家解讀:供應失衡 重招難抑升勢 (2011-01-09)
港爭「樞紐」莫做「闌尾」 (2011-01-08) (圖)
市場手段代替行政手段 (2011-01-08)
中美關係陰霾 冀「胡奧會」消除 (2011-01-08)
避免保障房成權貴「福利」 (2011-01-08)
派糖僅「止痕」 長遠須增競爭力 (2011-01-06)
中國崛起 美更需與華合作 (2011-01-06)
專家解讀:透明制度化管理 防政策「撞車」 (2011-01-06) (圖)
轉變消費觀念還需做好配套 (2011-01-05)
須留意歐盟對華保護主義升溫 (2011-01-05)
需求推動 內地樓價易升難跌 (2011-01-05)
內地經濟不減速 加大調控遏通脹 (2011-01-0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