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國寶琉璃賀新歲 「北京料器」代代相傳國粹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國唯一琉璃(料器)大師邢蘭香女士及部分展品(曾家輝 攝)

 農曆新春將至,步入各大商場,都能感受到喜氣祥和的迎新氛圍。求取「吉祥如意」的中國新年美好祝願,本身便有種濃濃的傳統味道,而這種美好氣氛,更在人頭湧湧的購物商場與傳統文化價值結連一處,因為本月中旬開始,50件總值逾百萬的國寶琉璃(「北京料器」)佳作將在上水廣場展出,以賀新歲。

 這些稀世珍品的作者是「北京料器」第六代傳人邢蘭香。這也是這位製作「料器」長達50年的大師,首度在香港公開展出作品。就讓我們藉此難得機會,走近美輪美奐的「北京料器」,一同感受其間代代相傳的珍愛國粹之情。

 ■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部分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也有「福納百財」 也有千般個性

 不熟悉「北京料器」的人們,大多不知道,即使出自同位匠人之手,世上也永遠不會有兩件完全相同的「料器」作品,這也正是這種材器最迷人的地方。不依賴大眾化的模具製作,每一件「料器」都獨一無二,由心靈眼銳的巧手匠人以一隻鑷子、一支火槍就塑造出千變萬化。

 單只巧手遠遠不夠,製作料器被稱為「火中的雕塑」,製作工藝之難度令人咋舌。「20分鐘之內必須一氣呵成,絕不能停頓!任何其他的手工創作,都可以中途停下來,但做料器不行,中途停下來向人請教都不行」。要做甚麼、怎麼做,匠人心中全要心明如鏡。半流體狀態的琉璃放在火上,短短一兩分鐘內要用鑷子拉、抻、點、壓、印、溜,十幾道手法下來,頃刻間將琉璃塑形。鑷子一離開,料器就會變形,其間火喉掌握,靠的是經驗,更是幾十年的扎實功夫。

 邢蘭香17歲開始著迷料器手藝,自此將其後長達50年的生命,都投入給了這門傳統工藝,集製作「北京料器」的頂尖技藝於一身;她的作品更被國家文化部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她說:「我這一輩子,心理就只有做料器這一件事。」更因著這種熱愛,她將兒子劉宇培養為接自己班的「北京料器」第七代傳人,希望將這種技藝延續傳承。

 她做「料器」,不受任何限制,貫通傳統題材與個性化定製之間,「想到什麼就讓它很快成形」。2000年,她在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參觀時,見到國寶翡翠製品《百財俱來》雕琢了栩栩如生的白菜,當即回到北京動手用「料器」做「琉璃白菜」。「真正的翡翠石料非常稀少,但料器的原材料就比較多,而且用料器做白菜,材質和顏色都很相宜。」她刻畫出的白菜之生動,令人一望之下幾可亂真 。2003年,她製作的《蟈蟈白菜》被贈予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而作為她代表作品的《福納百財》,更因預示傳統吉利兆頭,大受商界人士鍾愛。

 「料器」完全融化再塑形的特點,使其同樣能最大限度彰顯個性化特徵——鍾情傳統配飾的人們愈加希望享有「量身定製」的飾品。邢蘭香在法國開展時,一個法國女孩找到她,請她照著自己肩上的紋身,做一件「料器」項墜。「兩顆心,左右各襯一片葉子,下面一道橫托。她選了藕荷色做主色、綠葉配水晶底托。」最後的成品效果,女孩既滿意又驚喜。

 「料器」色彩的豐沛,決定了它幾乎能呈現自然界中的任何色彩。曾有非常喜愛玉石的人,專門飛去北京,請邢蘭香做一對草莓耳墜,只因玉石中無法找到能表現草莓嬌豔慾滴的逼真顏色。而「料器」的多元配色優勢,則可以玩轉千般個性,充分展現不同顏色層次。

傳統國粹 代代傳承

 「料器」同所有傳統國粹一樣,面臨保育與傳承的挑戰。從邢蘭香到兒子劉宇,「北京料器」傳至第七代,傳下來的不只是精湛製作工藝,更是一種不畏艱辛的堅持投入。「料器」匠人的發展環境曾經歷過最為低谷、不被重視的艱困,但那些毫不風光、默默無聞吃苦的日子裡,促使他們走下去的,是對手藝的深愛。

 劉宇回憶道:「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1993年時,國內經濟條件已經慢慢好起來,很多人都可以買得起一部手機,但做我們這一行的,當時卻絕對買不起。」在他印象中,那段時光特別艱難。「那會兒感覺,做料器還不如去街邊賣油餅。」「北京料器」自2000年後逐漸迎來轉機,政府開始重視傳統手工藝發展,並給予「料器」匠人更多發揮潛能的空間。2003年起,邢蘭香進駐由政府扶持的「京城手工業基地」百工坊,開設了一間自己的工作室,她有感必須讓「北京料器」製作技藝繼續承傳,因而積極向普羅大眾推廣這門歷史悠久的國粹。

 今日,已作為傳統手工藝瑰寶的「北京料器」享譽國際,香港特首曾蔭權亦曾慕名參觀過邢蘭香位於北京京城百工坊的料器工作室,但未來的傳承之路,卻並非後顧無憂。劉宇說:「我自己的孩子都沒有再學這門手藝,料器不比『西式琉璃』 ,它無法批量生產,因而不能控制匠人的流失。」但生命不息,創作不止。對於邢蘭香這種早已將人生軌跡同「料器」緊緊扣連的老藝人來說,做「料器」的意義早已超越一份單純維生的職業,更是一種洞悉發揚傳統藝術的成就感。邢蘭香表示:「只有它可以同時將古典與現代文化中最精華的東西結合在一起,這種魅力到甚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保證傳承能不脫u,便要讓更多人去走近及了解這門藝術。今次,首度來港的「北京料器」,正承載了其背後為之付出深情的國粹藝人們美好的心願。在傳統節日新春佳節叩響門扉之際,感受這種傳統國寶四射的晶瑩神韻,更別具一番意義。

相關新聞
國寶琉璃賀新歲 「北京料器」代代相傳國粹情 (2011-01-13) (圖)
何為「北京料器」? (2011-01-13) (圖)
「國寶琉璃賀新歲」中國唯一琉璃(料器)邢蘭香個人作品展 (2011-01-13)
中日藝術家聯手傳承山水國粹 (2011-01-13) (圖)
《這裡.那裡──加藤良造與李卓聯展》 (2011-01-13)
留住光影 永存當年情 香港電影資料館的十年苦樂 (2011-01-11) (圖)
變革成功 由自己開始 (2011-01-11)
Restart人生 踏上創意路 (2011-01-08) (圖)
不做律師做婚紗設計 (2011-01-08) (圖)
從設計到投身紙藝天地 (2011-01-08) (圖)
「大紅大『紙』花蝶園」 (2011-01-08) (圖)
取諸自然 曹京陶作展美感 (2011-01-08) (圖)
「色彩的協奏—大自然的呼喚(四)」 (2011-01-08) (圖)
Farewell《Muse》 文化出版的理想主義之夢 (2011-01-06) (圖)
結語: (2011-01-06) (圖)
是雅或俗,都是為讀者 (2011-01-06) (圖)
海報,你的名字是……生活 (2011-01-04) (圖)
細看香港禁毒風雲 (2011-01-04) (圖)
跳出海報 (2011-01-04) (圖)
活出當下的自己 (2011-01-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