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加藤良造的《山水行》
加藤良造與李卓,兩位分別來自日本與中國的藝術家,各自對風景創作主題有著自身領悟,卻都在以真實內在感情傳承山水國粹,他們的共通點是以情入畫,以畫說人生,在畫中透視心靈之景。《這裡.那裡》並不指代地域上的分隔,而是展示兩位不同國籍藝術家創作中的互文關聯,以反映當代社會全球一體化下的國粹新面貌。
這裡的人畫那裡的山水
加藤良造喜愛宋朝山水,他的作品糅合了北宋山水傳統精髓與現代人的精神意境,重現經典;李卓則以油畫為創作媒介,側重表達風景的內有本質與氣氛,將生活在新時代裡種種壓抑的情緒訴敘於大自然風景裡。山水、風景對於這兩位藝術家來說只是借材借題,去表達內在對人生種種想法,他們並不是延續傳統去深化或再創新,而是深入洞悉文化底蘊,復現經典。
在中國藝術史上,山水畫一直是藝術評論家喜以探究的繪畫題材。然而在日本,花鳥畫比山水畫更受人推崇。日本藝術家加藤良造對此有他的個人看法,他對中國的山水畫尤其是北宋時期傳統繪畫十分著迷。他鍾愛傳統繪畫裡的結構色彩和各種細微技巧,更認為傳統本身已代表了永恆;他將中國傳統精髓,通過其獨特精微的技巧塑造出柔和共融的畫面;使山水勾勒出一種心寬致遠的意景,也喚起觀者對大自然無限的想像。
加藤良造喜歡到中國各大名山遊訪,曾無數次遊歷喀什、烏魯木齊、大理、麗江、玉龍山、西雙版納等地,並會以素描記錄遊覽後的種種印象,再細細在紙上開始作畫。他的山水畫結合了真實視覺觀後所湧現的各種思緒。加藤良造最喜歡宋朝范寬的作品——范寬的山水畫山峰凸兀,氣韻巨偉,常常將人物降到最小的比例,著力渲染大自然令人敬畏的力量。加藤良造跟范寬一樣,同樣著重大自然宏偉感與整體氣韻,不同點則是加藤良造的山水畫中沒有人物或亭子;並且畫的下方不一定有完整的地面。他盡量使畫面不帶焦點,好讓觀者感受大自然的雄偉。
很多傳統山水畫都包含有強調性的主題思想,或附於言外有言的作用,但加藤良造從不在其任何畫幅上寫詩,因他的創作目的並不想表達任何社會性的含義。他筆下的山水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凝固的時光,既沒季節也沒時間的暗示。正如他的作品《山水行》,以輕淡柔和的藍色勾勒風景,一派舒適、夢幻而和諧的氛圍。這樣的畫風也許並不前衛或走潮,更不是日本時下藝術發展的主流,卻更顯出一位藝術家忠於藝術、忠於自己、熱愛中國國粹的純摯品格。
思考青春與人生
青年畫家李卓的繪畫,則在敘事中帶有一種詩意的哲學思考。他早年於法國唸藝術期間創作的一幅重要作品《你曾告訴我,那裡在哪裡?》,便道出了他創作的核心——若問:「那裡在哪裡?」實際上無人知曉。李卓不僅是在提問,更是在思考,他思考時間流失後消逝的痕跡,也思考青春與人生。大幅的綠色和靜謐的描繪,使得畫面安靜稍帶神秘。藝術家對自身的反省與浪漫情感的融合,使觀者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情不自禁,便會走入自己內心深處。
李卓與自然的對話之親密,幾乎可謂合二為一。他的作品中,沒有靜止,一切都在旋轉。那是一種草木蓬勃的悸動,一種有序的創作過程。李卓最為重視的是自己對根源及家鄉的情結。 這種「情結」,隨著時間的變化會與「現實」相碰撞,產生意料之外的火花。他實際的作畫過程,又如同礦工在向深處發掘,將冷熱相間、不斷深化的能量逐步遞進,使觀者視角更加深入。
李卓熱愛國粹,卻賦予了傳統山水在現代語境下的全新呈現。他以純粹而豐富的色彩,使畫面顯得充滿生氣。而在他作品龐大的畫面上,他更偏好象徵著和諧生活樂觀態度的綠色,力求從見微知著的色彩把握中,融合天、地、人的細膩感受,將美好的對自然之情在山水之間盡展。
文:賈選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