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作者:anusman
(文:文匯報 囪:煙囪)
文:請問《SC》系列想要達成的「獨立漫畫」風格是怎樣的?中國現在有所謂的主流漫畫風格嗎?
囪:《SC》系列想要打造的其實是漫畫的多元化與可能性,一方面讓畫漫畫的人關注自己當下在中國的生活,另一方面注重漫畫形式的探索。中國現在的主流風格應該還是日式漫畫的形式和手法,雖然整個漫畫行業都不景氣,但是從1990年到2010年,無論是盜版漫畫的時代還是網絡漫畫的時代,作者和讀者都是接觸到日本漫畫的機會更多一些。
文:是否可以簡要介紹一下現在中國比較得令的幾位年輕漫畫家及他們的風格特點?
囪:一個是cmj,他的漫畫是日式漫畫的形式和手法,雖然畫面上我不大喜歡,但是故事我覺得很好,有好幾篇都是對現實的嘲諷,有趣也有力量,很容易引起共鳴。另外一個是寂地,雖然她自稱為繪本作家,但我還是理解為漫畫,她的故事內容多是女生的心情故事,很受女性讀者歡迎。還有一個是吳淼,他的《塔希裡亞故事集》系列一共有4本,是一部世界觀相當完整,融匯了許多自我思考的「作者漫畫」,也擁有很多的讀者,在《SC3》裡有他的作品。
文:《SC》系列想要做出真正「中國的漫畫」,請問主創者們心目中真正的「中國漫畫」是怎樣的?與日本和歐美的漫畫傳統有何不同?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是否有某些因素可以融入到漫畫的創作中?
囪:我理解的「中國的漫畫」首先要在內容上從自己的生活裡出來,從中國的現實中得到靈感。因為中國的新漫畫(不同於過去的諷刺單幅漫畫和4格漫畫)本來就是從1990年左右盜版日本漫畫在中國的流行中誕生的,從一開始我們就在模仿日本漫畫。網絡在中國普及後,中國的作者接觸到歐美漫畫,也開始模仿歐美漫畫。但是對風格的模仿永遠成不了自己的漫畫語言,漫畫語言的誕生需要自己去發現自己的不同點,在模仿中逐漸發現自己,直到成熟後徹底擺脫模仿的影子,這個消化的過程需要時間。日本和歐美的漫畫歷史已經夠悠久了,他們有主流的風格,也具有多樣性,但是在中國一切才剛剛開始。中國的文化傳統中,有很多很棒的東西,有趣的歷史故事,還有一些特有的美學觀念,我覺得都可以融入到漫畫創作中,還是那句話,我們需要時間來消化和融合。
文:在日本漫畫《爆漫》中,可以看到漫畫家的職業路途與職業漫畫雜誌的運作情況。在中國,離這樣的職業環境還有多遠?
囪:距離職業化還很遠。中國有一個出版審查的問題,實際上會限制作品的發行渠道,還有盜版問題,不解決會限制作品收益。況且現在網絡這麼普及,年輕人有了更多的娛樂方式,漫畫生存的空間實際上一直在壓縮的。
文:在《SC》系列的介紹中曾經提到,在許多國內外的藝術展覽上都可以看到《SC》漫畫的身影,但《SC》漫畫卻與國家主流的產業動漫相去甚遠。國家所倡導的主流的產業動漫是怎樣的?其弊端在何處?
囪:國家所倡導的主流的產業動漫只是一個數字,一個GDP,對底層漫畫家的生存狀態和作品的文化內涵,是不關心的。弊端就是只追逐短期效益,模仿和抄襲國外的動漫作品,讓市面的作品越來越低齡化,形式愈來愈單一。真正有創新力的作者沒得到資助,沒有土壤,這些作者很快就會消失掉,那麼這個國家的漫畫也永遠缺乏創新力和自己的特點,永遠是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