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堅持共贏原則 解決國際爭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9]     我要評論

——再來一個十年

吳建民 歐洲科學院院士、副院長 歐亞科學院院士

正確認識自己包含幾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是,我們要十分明確地認識什麼是中國現階段的最大利益。

 今後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裡,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關鍵階段,我們的最大利益:就是利用好戰略機遇期,保持我們的發展勢頭和與世界合作的勢頭。這兩個勢頭是相互關聯的,如果中斷,要想恢復起來十分困難,我們會受到極大的傷害。須知,我們的發展勢頭和與世界合作的勢頭,是經過一百多年的積蓄和準備才形成的。保持這兩個勢頭,至關重要。任何不利於保持這兩個勢頭的言行都要堅決制止,任何不利於保持這兩個勢頭的干擾都應當堅決排除。

 第二層含義是,儘管我們三十多年的大發展是很了不起的,但是距離小平同志為我們所確立的大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的GDP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們人均GDP總量排在世界第99位。而且我們這裡說的是GDP,是國內生產總值,包括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生產總值。發達國家在海外有巨大的產值,但這不包括在他們的GDP之內。日本如果算GNP(國民生產總值),那就要包括日本海外公司的兩萬億美元產值,而我們目前的海外公司產值不過幾千億美元。

 第三層含義是,中國的社會正處在深刻的變革之中。我們在國內面臨著眾多的難題和巨大的挑戰,妥善地解決這些難題,應對挑戰,需要一個安定的國際環境。在全球化的情況下,國內的問題和國際上的問題往往是相互聯繫的。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將會大大有助於我們解決國內的各種難題。

二、要堅持小平為我們制定的處理國際關係的總方針

 1984年10月22日,小平同志在中顧委第三次全會上指出:「解決國際爭端,要根據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新辦法。」小平這裡講的新情況,最大的新情況,是時代變了;新問題是指港、澳回歸的問題以及釣魚島和南海諸島等問題;新辦法是「一國兩制」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小平同志的上述論述,話不長,但內涵豐富。實際上為我們處理國際爭端,制定了一個總的方針,其意義非同小可。關於解決國際爭端,世界上無非是兩種思路:一種是鬥的思路,通過武力解決的思路。美國是最喜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的,美國在本世紀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這兩場戰爭不僅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相反,使美國陷入了極大的困境。另一個思路,就是「和」的思路,尋找共同點的思路,發展合作的思路。在這個思路的指導下,我們成功解決了港澳回歸的問題。不僅我們自己說好,全世界都認可。出現國際爭端的時候,不是去突出分歧,而是尋找利益的匯合點,在此基礎上,求得問題的解決。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創新。過去三十多年,我們處理國際爭端,大體上是按照這個思路,使得我們的外交工作成果豐碩。

 鄧小平關於解決國際爭端的另一個重要思想是,今天解決今天的問題,而不要把明天或後天的問題提到今天來解決。釣魚島問題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小平同志1978年就明確指出,把這個問題留給後代去解決。這個思路,對於我們今天來說,仍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三、充分發揮平等、共贏原則的威力

 平等互利,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一。共贏,是我們後來在此基礎上,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所提出的。這些原則是國際關係中的新事物,因為在過去幾千年的人類歷史上,大小國平等是不可能的,總是以大欺小,恃強凌弱,倚富壓貧。中國人奮鬥了一百多年,在國際上無非就是求得一個平等的地位。我們要人家平等對待我們,我們也平等地對待別人。平等這兩個字威力極大,周恩來總理在這方面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周總理是中國當代外交的奠基人。他在世期間,通過不懈的努力,為我們國家贏得了很多朋友。周總理為什麼能為我們贏得那麼多朋友?關鍵是平等待人,平等二字的威力千萬不要小看了。要真正發揮「平等」的威力,一定要扎扎實實地切實履行這一原則才行,決不能講一套,做一套。

 共贏原則的提出,也與時代變化密切相關。革命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力行動,不可能共贏;戰場上是你死我活,也不可能共贏。只有在今天,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才可能提出共贏。我們過去三十多年,同國外的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為什麼發展得如此之快,關鍵是共贏。要保持與國外合作的勢頭,也必須堅持共贏,共贏這兩個字的威力是巨大的。今後十年,我們要進一步發掘共贏的潛力。共贏並非是唾手可得的,要實現共贏,首先要發現雙方的利益交會點,在利益交會點的基礎上,開展互利合作,使雙方共同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單方的利益最大化。其結果,不僅中方滿意,外方也滿意,這樣的共贏結果是可以持續的,這樣的共贏結果會帶來新的共贏。 (三之三,全文完,本文標題為編輯所加。)

相關新聞
來論:反對派將喪禮政治化意欲何為 (2011-01-19)
廿四味:言論自由不是吳志森誹謗他人的擋箭牌 (2011-01-19)
把脈香港:新界東的數口戰術 (2011-01-19)
政經人語:「陶派」反擊大0舊 太上黃遷怒「鄭大班」 (2011-01-19)
堅持共贏原則 解決國際爭端 (2011-01-19)
奧巴馬應調整對華戰略實現雙贏 (2011-01-19)
台港關係進入新階段 (2011-01-19)
冷眼向洋:突尼斯變局對阿拉伯世界的影響 (2011-01-19)
藍天說地:釣魚島問題需審慎應對 (2011-01-19)
縱論香港:吳志森裝傻扮懵 欲蓋彌彰 (2011-01-18)
廿四味:反對派內訌頻頻權慾薰心 (2011-01-18)
把脈香港:建制派擴大政治光譜 (2011-01-18)
準備充分迎接新的戰略機遇 (2011-01-18)
柳暗花明的中美關係 (2011-01-18)
西方走廊:西方企圖將半島危局歸罪北京 (2011-01-18)
開放市場比訂立競爭法有效 (2011-01-18)
要求拆中聯辦花槽極其無理 (2011-01-18)
指點江山:反對派悼念司徒華醉翁之意不在酒 (2011-01-17)
把脈香港:民主黨新東頻頻兵變原因何在? (2011-01-17)
再來一個十年 (2011-01-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