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 鳳凰衛視評論員
北非的突尼斯最近發生了激烈的社會運動,由於一個大學畢業的失業者在街頭以小販為生遭到警方取締,憤而自焚表示最強烈的抗議,結果引發全國性的抗議風潮,總統本阿里被迫流亡沙特,總統家族經營的企業和商店遭到衝擊;但在騷亂中也出現了大規模的搶劫和其他犯罪事件,顯示該國的管治失控。目前新的聯合政府已經成立,且看這個新政府能否處理好這場危機,重建突尼斯的社會秩序,讓人民能夠參與政治,能夠在公平平等的環境中經商。
突尼斯不是孤立個案
突尼斯屬於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的人口超過一億,有二十多個國家,而突尼斯的情況並非孤立的個案,帶有普遍性,例如政治權力長期操縱在利益集團手中,他們也壟斷了經濟領域中最能贏利的部分,強力管治社會,不允許民眾發出批評的聲音,議會不能真正地制約行政權力,國家控制了新聞媒體和互聯網。在經濟發展尚好、民眾還能從中分得一杯羹的時候,這種管治方式還不會引起大的問題,但是經濟發展一旦放慢,失業率上升,導致民怨沸騰,就會產生突尼斯這樣的群眾反政府運動,而當權者一旦失去民心,也就只能下台了。
由於阿拉伯國家普遍存在類似突尼斯的體制,因此突尼斯出現的騷亂很快蔓延到其他阿拉伯國家,例如近日阿曼、埃及、約旦、敘利亞等國都出現了自焚或民眾上街示威,阿拉伯各國掌權者都高度關注突尼斯的事態對本國的影響,力圖防止本國也出現突尼斯式的騷亂。
阿拉伯世界也屬於伊斯蘭世界,阿拉伯人大部分是穆斯林。突尼斯(以及北非馬格里布另外三國)原本是法國殖民地,其他大部分阿拉伯國家在歷史上也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或保護國。阿拉伯帝國和阿拉伯文明曾經有過輝煌時期,但在近代阿拉伯世界分裂為多個國家,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復國又產生了巴以衝突至今未能平息。一部分阿拉伯國家生產石油,成為富裕國家,但沒有發展成為發達國家。因此總體而言,為什麼在阿拉伯國家沒有出現「金磚四國」,為什麼激進的穆斯林大多出自阿拉伯國家,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基地組織將渾水摸魚
突尼斯變局是否阿拉伯世界變局的先兆,也必須留待事態的發展,而突尼斯事態對阿拉伯世界的衝擊是明顯的。目前值得觀察的,是基地組織這類恐怖主義組織的動向,對於這些煽動反西方、反異教徒的極端主義組織來說,阿拉伯國家內部的騷亂就是它們的機會。其次是阿拉伯各國統治者將對此採取怎樣的對策。第三是西方國家的態度。突尼斯過去一直被法國認為是阿拉伯的典範,既實現了民主政治,又有較好的經濟發展,但現在的騷亂證明法國官方的這種判斷是錯誤的。而美國在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時候就宣佈要在中東推行民主化,但美國官方以及一些大企業與保守的阿拉伯統治者關係十分密切,說明美國在阿拉伯世界採取的也是兩面政策,這種政策必然受到突尼斯事件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