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冷眼向洋:突尼斯變局對阿拉伯世界的影響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9]     我要評論

何亮亮 鳳凰衛視評論員

 北非的突尼斯最近發生了激烈的社會運動,由於一個大學畢業的失業者在街頭以小販為生遭到警方取締,憤而自焚表示最強烈的抗議,結果引發全國性的抗議風潮,總統本阿里被迫流亡沙特,總統家族經營的企業和商店遭到衝擊;但在騷亂中也出現了大規模的搶劫和其他犯罪事件,顯示該國的管治失控。目前新的聯合政府已經成立,且看這個新政府能否處理好這場危機,重建突尼斯的社會秩序,讓人民能夠參與政治,能夠在公平平等的環境中經商。

突尼斯不是孤立個案

 突尼斯屬於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的人口超過一億,有二十多個國家,而突尼斯的情況並非孤立的個案,帶有普遍性,例如政治權力長期操縱在利益集團手中,他們也壟斷了經濟領域中最能贏利的部分,強力管治社會,不允許民眾發出批評的聲音,議會不能真正地制約行政權力,國家控制了新聞媒體和互聯網。在經濟發展尚好、民眾還能從中分得一杯羹的時候,這種管治方式還不會引起大的問題,但是經濟發展一旦放慢,失業率上升,導致民怨沸騰,就會產生突尼斯這樣的群眾反政府運動,而當權者一旦失去民心,也就只能下台了。

 由於阿拉伯國家普遍存在類似突尼斯的體制,因此突尼斯出現的騷亂很快蔓延到其他阿拉伯國家,例如近日阿曼、埃及、約旦、敘利亞等國都出現了自焚或民眾上街示威,阿拉伯各國掌權者都高度關注突尼斯的事態對本國的影響,力圖防止本國也出現突尼斯式的騷亂。

 阿拉伯世界也屬於伊斯蘭世界,阿拉伯人大部分是穆斯林。突尼斯(以及北非馬格里布另外三國)原本是法國殖民地,其他大部分阿拉伯國家在歷史上也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或保護國。阿拉伯帝國和阿拉伯文明曾經有過輝煌時期,但在近代阿拉伯世界分裂為多個國家,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復國又產生了巴以衝突至今未能平息。一部分阿拉伯國家生產石油,成為富裕國家,但沒有發展成為發達國家。因此總體而言,為什麼在阿拉伯國家沒有出現「金磚四國」,為什麼激進的穆斯林大多出自阿拉伯國家,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基地組織將渾水摸魚

 突尼斯變局是否阿拉伯世界變局的先兆,也必須留待事態的發展,而突尼斯事態對阿拉伯世界的衝擊是明顯的。目前值得觀察的,是基地組織這類恐怖主義組織的動向,對於這些煽動反西方、反異教徒的極端主義組織來說,阿拉伯國家內部的騷亂就是它們的機會。其次是阿拉伯各國統治者將對此採取怎樣的對策。第三是西方國家的態度。突尼斯過去一直被法國認為是阿拉伯的典範,既實現了民主政治,又有較好的經濟發展,但現在的騷亂證明法國官方的這種判斷是錯誤的。而美國在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時候就宣佈要在中東推行民主化,但美國官方以及一些大企業與保守的阿拉伯統治者關係十分密切,說明美國在阿拉伯世界採取的也是兩面政策,這種政策必然受到突尼斯事件的考驗。

相關新聞
來論:反對派將喪禮政治化意欲何為 (2011-01-19)
廿四味:言論自由不是吳志森誹謗他人的擋箭牌 (2011-01-19)
把脈香港:新界東的數口戰術 (2011-01-19)
政經人語:「陶派」反擊大0舊 太上黃遷怒「鄭大班」 (2011-01-19)
堅持共贏原則 解決國際爭端 (2011-01-19)
奧巴馬應調整對華戰略實現雙贏 (2011-01-19)
台港關係進入新階段 (2011-01-19)
冷眼向洋:突尼斯變局對阿拉伯世界的影響 (2011-01-19)
藍天說地:釣魚島問題需審慎應對 (2011-01-19)
縱論香港:吳志森裝傻扮懵 欲蓋彌彰 (2011-01-18)
廿四味:反對派內訌頻頻權慾薰心 (2011-01-18)
把脈香港:建制派擴大政治光譜 (2011-01-18)
準備充分迎接新的戰略機遇 (2011-01-18)
柳暗花明的中美關係 (2011-01-18)
西方走廊:西方企圖將半島危局歸罪北京 (2011-01-18)
開放市場比訂立競爭法有效 (2011-01-18)
要求拆中聯辦花槽極其無理 (2011-01-18)
指點江山:反對派悼念司徒華醉翁之意不在酒 (2011-01-17)
把脈香港:民主黨新東頻頻兵變原因何在? (2011-01-17)
再來一個十年 (2011-01-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