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隱青在義工的鼓勵下,與狗交流,消除心理障礙,建立自信。香港文匯報記者曾偉龍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偉龍)隱蔽青年有社交恐懼、自卑或上網成癮等徵狀,與其他人接觸時常感困難。有團體自去年9月起,以動物治療協助隱青,透過與狗醫生相處重建自信。計劃維持2年,團體現正處理33個傾向隱蔽的個案,有本來不敢直視陌生人的隱青,參加計劃後可與陌生人聊天,甚至增加了求職的信心。計劃目標於2年內輔導190個個案。
23歲的海恩與家人關係不好,小學時只能以金錢或玩具向同學購買「友誼」,中三時更被同學勒索,曾遭掌摑,自此失去與人交往的信心;加上連續兩次會考皆全U而回,中五畢業後3年間,海恩曾有4個月躲在家中打機,每天打機10小時,隔絕外界連繫。3年間也找過兼職工作,但面試時欠缺自信,不會主動發言,即使別人問她,也只敢作簡短回應。
學會溝通 有信心求職
她參加計劃半年之後,與狗醫生相處令她更易與人接觸,現在已會主動跟家人溝通,有事亦會主動找社工聊天。她現正準備尋求兼職活動助理的工作,並謂有信心找到工作。現時讀夜校的她,每日上網的時間亦由10小時減至3小時。
中華錫安傳道會去年9月起舉行「重拾動力」計劃,以動物治療令隱蔽青年重拾信心,香港動物治療基金會主席范德穎指隱蔽青年的主因是心理問題,怕他人對自己的判斷,但動物不會以語言溝通,不介意隱青的衣著和表達能力,雙方以眼神和肢體接觸,動物亦不會有無理要求,隱青可以放下戒心,敞開心扉。
打破隔膜 與社工交流
參加計劃的隱青初時可輕摸狗醫生、狗大使,甚至可與狗隻玩互動遊戲,讓牠跳圈和跳腳。很多隱青初時都不敢接觸狗隻,但一旦打破隔膜,他們便會更主動跟狗玩耍,社工和義工亦會鼓勵他們嘗試,有隱青甚至會主動詢問義工關於狗隻的性格和習性,與義工聊天交流。
計劃亦開展動物護理及寵物美容訓練,學員會到狗場學習幫狗洗澡、拖狗、修甲、剪毛等。17歲的阿基是受訓學員,他自言起初被社工說服參加,第一次到流浮山狗場看見狗時,也感害怕,但半推半就學習與狗相處,自己也一次比一次大膽,且即將參加寵物美容實習,為街坊的寵物剪毛修甲,進一步拓闊生活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