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謝偉達研發的柔性印刷磁線圈,可以靈活地套用於不同寬度的纜索,透過電磁波,一秒內便可檢測到纜索有否裂紋。 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子瑩 攝
——成本低功能強 可用於升降機橋樑架空電力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子瑩)因為升降機鋼纜受損,造成險象橫生的事故,時有所聞。城大製造工程及工程管理學系副教授謝偉達與其研究團隊,早前成功研發出成本低、檢測功能更強的「柔性磁線圈」。透過電磁波,不需一秒,便可準確檢測出纜索上的裂紋,為基建的安全檢測帶來突破性發展。
鋼纜是支持重型基建的關鍵部件,經常用於橋樑、架空電力線及升降機,其「健康狀況」直接影響整個建築的安全,故檢測的準確度與公眾安全息息相關。以巿民最常使用的升降機為例,現時大部分升降機只由技工以目視方法,為鋼纜進行表面檢查。謝偉達認為,近年升降機斷纜或受損事故頻生,肇因是升降機缺乏妥善的監察及檢驗機制,「鋼纜中間的鋼絞線,一般是磨損最嚴重的部分。若單以目測,很難發現纜索內裡的鏽蝕或裂紋。而且,技工質素參差,缺乏安全保證。」他表示,以人手檢查一部升降機,需至少4至5小時,頗費時失事。
謝偉達稱,外國的最新技術是在纜索上安裝「硬線圈」(磁致伸縮傳感器)。它像一個紙筒,包裹在內的纜索,隨著升降機向上或向下運作,而經過這「硬線圈」。工程人員只要接上脈衝放大器,並利用電磁波進行檢測,即可知道纜索哪部分受損。不過,由於有不少限制,一直未有在本港採用,「硬線圈不能套入現有的電梯鋼纜上;加上有寬度限制,不同直徑的鋼纜須特製檢測器,成本不低。」
磁線圈檢測距離可達1000米
為解決這些技術問題,謝偉達與研究團隊自兩年前開始研究,並研發出新型檢測器,名為柔性印刷磁線圈(Flexible printed coil)。透過把線圈印在薄片上,即可取代硬線圈,令使用上更靈活,「磁線圈可包住不同直徑的鋼纜,接通電磁波後,一秒內可檢查整棟大廈的纜索。」他表示,新技術檢測功能強,只要增加線圈層,纜索上有微小至1毫米的缺口,接收器也可以清楚顯示,檢測距離並可達1,000米。
製1塊印刷線圈僅數十元
新技術另一優點是成本低廉。謝偉達稱,製作一塊印刷線圈,只需要數十元。印刷線圈也可用於不同用途的纜索,如導電纜、支撐纜,也可改動以用於水管、煤氣管等。
此外,新發明實用性強。謝偉達透露,曾有兩至三個大型承建商與他接洽,表示欲把其發明包裝成產品出售。不過,他專注研究,無意「搞生意」,只表示十分歡迎有興趣的公司以特許形式與城大合作,把發明推出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