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大衛.賓利
筆者喜歡看芭蕾舞表演,男女舞者能用手、腳及身體其他部分表現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美感與力度。筆者也喜歡看舞台劇,台上無論是主角或配角也好,即使是獨腳戲,都好像一直跟台下的觀眾在交流著。筆者更喜歡看喜劇,是電影也好,是電視劇也好,從誇張的笑話、抵死的幽默,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諷刺,都能讓人從煩擾的生活中逃脫出來。因此,今年的第39屆香港藝術節中,改編英國名著《女大不中留》的三幕舞劇《爸爸的選擇》(Hobson's Choice),可說是一個「一舉數得」的選擇。
每個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每個爸爸都怕有一個這樣的女兒──鞋店老闆鶴臣的大千金瑪姬(Maggie)便是造鞋匠威爾(Will)背後的那一位,她推推推,要推威爾入教堂,再推推推,要推鶴臣(Hobson)老爹讓她帶著家產嫁愛郎……英國哈羅特.布里格豪斯(Harold Brighouse)原著的經典喜劇《女大不中留》,落到英國最重要的編舞家之一、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大衛.賓利(David Bintley)手上,將原著的搞笑情節,利用精巧而誇張的舞蹈動作放大,變成一齣有趣輕鬆,叫人笑破肚皮的芭蕾舞劇《爸爸的選擇》。1989年首演以來,廣受英國觀眾歡迎,而這次來港可說是鶴臣一家的芭蕾故事首次在亞洲舞台上演。
幽默兼具美感
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大衛.賓利所編的舞風趣惹笑,而又不失浪漫地表現出鞋店老闆長女瑪姬與窮鞋匠威爾這對「不登對」的情緣。由於19世紀末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社會,仍然很看重階級、性別及出身,豈只是男女交往,就連平常的人際關係亦講求對方的出身看看是不是跟自己「匹配」。當時的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女是不會跟低下階層的人來往,因為幹這種有失身份的事情,定會遭人非議。不過,在《爸爸的選擇》中,大家反而感受到那份因著這種「不匹配」而迸發出的滑稽感覺,利用英式幽默向那個視為封建的時代「致敬」。
在大衛.賓利的編排下,《爸》舞劇不但展現出特定的時代背景,更洋溢著濃濃的英國北部風俗民情,因為他會以多變的舞蹈手法,從獨舞、雙人舞、組舞,來描繪不同的場景及人物的鮮明性格,除了鞋店內的連番舞蹈場面,還會看到包括了公園內的華爾滋,一本正經的救世軍間場舞,威爾追趕跑跳碰施盡渾身解數的輕快舞步,鶴臣老爹滑稽的醉步舞段,以及威爾與大千金浪漫感人的雙人舞。舞團成員的靈巧舞技,再配上作曲家保羅.里德的動人旋律,營造出歡樂溫馨,但又風趣迷人的芭蕾舞劇。
欣賞精彩表演後,如果還未「夠喉」,便要參加英國文化協會加料系列,因為大衛.賓利及一眾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團主創人員會在2月17日一同出席芭蕾舞劇講座,走下舞台,從音樂、動作、戲劇多角度解讀這齣舞劇,之後在2月19日更會安排後台參觀活動,舞團成員會帶領觀眾參觀後台重地,讓大家走近欣賞佈景、服裝及道具,機會實屬難得。 ■ 文:阿卡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