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武廣高鐵「和諧號」。圖為武漢火車站。 新華社
藍鴻震 全國政協委員
自武廣高鐵於2009年年底開通以來,筆者曾兩度乘搭高鐵,一次由廣州南站到湖北武漢,全程只花了三小時四十五分鐘,與乘飛機連同乘車到機場的時間相若;另一次由廣州南站到韶關丹霞山,僅四十分鐘便到達目的地。兩次高鐵之旅,對筆者而言,是很難忘的經歷,也見證了內地高鐵的發展,深感香港若不盡快接通,會是很大的損失。
內地高鐵發展一日千里
經過十多年的規劃和工程,吸收和改良了歐洲、日本等國的經驗和技術,內地的高鐵網絡逐漸成形,大大拉近城市之間的距離,拉緊地方之間的關係。以武廣客運專線為例,武漢與廣州,相距近1000公里,分屬兩個省份,但武廣高鐵列車時速平均有300公里,最高時速更可達近400公里,只需三個多小時便可到達,大大減少穿梭兩地的時間。
預計2012年,42條高鐵客運專線將會建成,「四縱四橫」的高鐵網絡格局基本成形,並於全國伸展,覆蓋全國大部分人口,估計很快超越日本的新幹線,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高鐵網。
高鐵網絡的硬件設施已初步成形,但根據筆者過去兩次乘搭高鐵的經歷,軟件配套實大有改善的空間。以武廣高鐵線為例,現時廣州南站設於尚在發展中的番禺區,遠離廣州市中心,但有關方面卻未有完善的交通接駁,市民和旅客要乘高鐵都甚為不便。
廣州南站的車站大堂,無疑有廣闊的空間。但大堂的指示和路牌卻不足夠和不清晰,乘客易在偌大的大堂中迷失方向。此外,上層出發大堂的燈光充裕,但下層抵達大堂的燈光昏暗,長者和幼童容易因此跌倒受傷。筆者也曾有經驗,有團友因行動不便,想找輪椅卻十分困難。因此,高鐵站內的照明系統有必要加強,確保站內有充足光線;站內也應多設指示牌和地圖,為乘客提供清晰指引,並加強安排服務員協助,回答乘客的諮詢。
完善客流管理及交通配套
客流管理也是一大問題。一般而言,大部分旅客在列車開啟前45分鐘便到達車站大堂準備,輪候入閘登車。然而,筆者過去的經驗是,在列車開啟前15分鐘,才有工作人員安排點票入閘,且只是登上月台還未許登車。直至開車前3分鐘,筆者和百多名團友才允許登車,時間可謂極為短促,且大家都有行李在手,情況混亂。到列車正式啟動時,大部分旅客仍未找到自己的座位,行李也找不到適當的位置安放,也未見工作人員提供協助。旅客坐錯了別人的位置而引發混亂的情況,時有發生。有關部門在安排旅客登車的程序上,令旅客在足夠的時間下,有秩序及舒適地登車,是非常重要,也可減少混亂和危險的情況發生,有關部門實有檢討的必要。
相比起一般的火車,高鐵在管理,以至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制服等均較為優勝,但與航空公司或日本新幹線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尚有一段距離。要使高鐵繼續積極發展,除了硬件上的投資外,軟件的改進也不能忽視,無論在交通接駁、車站設計、客流控制、客戶服務、列車安排等等,都是一門不容忽視的高深學問。做到硬件、軟件兼備,高鐵發展將更上一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