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愛蘭 新論壇理事 沙田區議員
香港經濟日益轉好,市民生活卻愈見艱難。物價持續上漲,樓價又屢創新高,但薪金的加幅就遠跟不上。新論壇最近的調查顯示,去年六成受訪打工仔都無人工加,有薪加的人士中,大部分都也只獲加薪1-5%。在物價、樓價兩面夾擊下,難怪六成受訪者都感到現時生活較往年差。
樓價高企 中產左右做人難
金融海嘯過後,樓市猶如脫韁野馬,除特區政府出手打擊樓市的時期曾輕微下調外,樓價基本上一直穩步上揚,部分樓宇價格更已重回九七高峰期的水平。有美國顧問公司的調查指,香港樓價中位數是家庭入息中位數的11.4倍,是全球城市排名最高的。一個入息中等的家庭,基本上要不吃不喝近四年,才有足夠首期置業,可見樓價之高已超出中產家庭可負擔的範圍。
樓價上升,租金也隨之上升,現時住宅租金已較09年的低位升了42%。對於一些無物業的中產家庭而言,置業又不成,租金又愈來愈貴,在夾縫中左右做人難,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新論壇的經濟信心指數顯示,無物業中產家庭的狀況,較有物業家庭差,兩者的差距更隨樓價上升而不斷擴大。無樓中產家庭的狀況,確實令人關注。
另一方面,即使中產家庭能有幸上車,也無奈成一輩子的「房奴」。按金管局的資料,相比起十年前,銀行新批按揭貸款平均供款期為201個月,但現時已躍升至277個月,足足長達23年,供完樓差不多是時候退休了。無論是有樓還是無樓,住屋開支對中產家庭都是壓力不小。
加大力度 解決中產住屋問題
對於中產人士的置業問題,特首曾蔭權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推出「置安心」計劃,但計劃暫時只提供約5000個單位,還要到2014年才落成,難怪未能完全讓市民感到安心。
財政預算即將公佈,財爺應把握機會加推措施,協助中產解決住屋問題,減輕他們住屋開支的負擔,特別是對於一些租樓居住的中產家庭。過去一些面向家庭住戶的紓困措施,例如寬免差餉、供樓利息免稅額等,租戶都無法受惠。政府應考慮提出措施,針對性地幫助這群人,例如增設租金免稅額,無物業的中產家庭,其租金支出可作扣稅用途,以每年十萬為限,以緩減他們家庭開支的壓力。
另外,增加子女,以及供養父母免稅額,也可以減輕同時供養父母和子女的「三文治世代」的負擔。
有必要增加房屋開支
政府制訂預算案時,也有必要增加房屋開支。過去10年,用於房屋政策上的公共開支有減無增,2000/01年度房屋佔總公共開支15.1%,達434億,但到2009/10年度,就只有180億,佔公共開支5.6%。政府確有必要加大力度,投放更多資源處理房屋問題。
樓價高企,市民置業困難,與住宅供應不足有莫大關係。增加土地供應量,維持住宅供應,對穩定樓價有一定作用;復建居屋,協助更多中產家庭上車,也是可行的方案。但長遠而言,香港需要一套清晰明確且具持續性的房屋政策,為不同階層制訂合適的政策配套,滿足他們的住屋需要。始終單靠一、兩次打擊樓市的措施去遏抑樓價,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未能根本地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