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波 資深評論員
1997年受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香港經濟陷入急速衰退,1998年開始香港經濟陷入連續6年的持續通縮,至2003年8月失業率達到高峰8.8%。政府財政也從1999年起連續6年錄得財赤,至04年累計財赤達2000多億港幣。2003年9月,中央政府相繼推出「CEPA、內地赴港自助遊」等一系列挺港措施,香港股市、樓市重入上升軌道,在產業空心的格局下,以資產增值和財富效應為典型特徵的香港經濟迅速恢復增長。2004-05財政年度香港政府成功滅赤,經濟增長達8.6%,當年實現盈餘207億港幣,之後實現穩步增長;至2007-08財年,政府盈餘創下1237億港元的歷史記錄,累計財政儲備更高達4930億港幣。
2008年9月全球金融海嘯爆發,香港經濟再次受到嚴重衝擊,股市、樓市快速下挫,但由於兩地經濟融合日益加深,在美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和中國4萬億拉內需、保增長政策刺激下,2009年初,香港資產市場一片興旺,股市、樓市由低位持續快速上揚,香港經濟方化險為夷,當年仍實現14億港元的財政盈餘。2009-10財年,政府實現盈餘259億,累計財政儲備突破5203億港元。本月23日,香港政府將公布新的財政預算案,市場普遍預期2010-11財年政府仍將錄得巨額財政盈餘,財政儲備結餘也將突破6000億。
善用盈餘重建經濟動力
面對當前豐沛的「庫房水浸」現象,市場的「派糖」呼聲再度響起。但筆者認為,香港政府和有關方面都應冷靜思考,應著眼於香港的長遠和發展大局,充分把握國家「十二五規劃」與香港產業、經濟及公共財政變革的契機,重建香港創造價值型的新經濟增長能力與動力。由近十年香港財政盈餘與儲備的變化軌跡,我們不難發現,香港仍然沒有擺脫財富經濟隨國際經濟周期波動的盛衰循環格局,也就是說香港還未建構起創造價值型的核心經濟增長能力,產業空洞的魔咒仍制約著香港經濟的穩健發展。同時,香港長期賴以維繫其核心競爭力的低稅率和簡單稅制,亦成為政府強健經濟基礎與創新拓展產業經濟的無形掣肘。香港政府是最大的地主,香港財政收入長期以賣地為主;稅制簡單到只有「利得稅和薪俸稅」,據有關機構統計,多年來兩稅之和約佔政府經常收入比重為42%-52%。且香港720萬人口中,約15%的納稅人就交納了95%的薪俸稅;約0.1%的企業交納了60%的企業利得稅。即:不足20%的人口需負擔近80%的人口生計,可見香港財政仍然擺脫不了「吃飯財政」的困局,勢將制約香港產業、經濟的升級發展。
因此,隨著歐美經濟的逐步復甦和中國經濟的穩健增長,香港口岸貿易和現代金融、商業服務型經濟必將繼續從中受益。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計劃」已經啟動,香港應思考如何抓住機遇,加快公共財政、科學稅基與公平稅負的財稅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利用財政儲備能力,培植產業園區,加速與內地的產業價值鏈升級對接,加快泛珠區域經濟融合,搶佔產業經濟制高點,快速建立起「現代國際金融、國際教育、科技研發、節能環保、現代服務、制度與機制創新」等創造價值的香港新經濟增長能力才是當務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