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破天荒令預算案臨時撥款未獲通過,有香港政治學者直指,相信這是反對派與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會面不歡而散後所採取的報復行動,希望借此向特區政府施壓,打擊政府威信,但沒有考慮到該做法可能影響政府提供的公眾服務,亦破壞了特區的憲制慣例,令香港社會感到驚訝,反對派必須承擔有關的政治後果。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臨時撥款動議是與反對派爭取的訴求並無關係,否決動議不但無助預算案的討論,反而破壞了憲制慣例。他說:「如果真的導致公共服務受阻,公務員無糧出,市民會有反彈。就算他們期望建制派回港後投票通過,但市民始終有個想法,就是你究竟只是在做政治姿態,或者真的想政府停止操作?」
他估計,反對派相信結果是在可控風險之下,肯定已經作了政治計算,認為最終動議亦會獲得通過,但這做法民意反彈會好大。就反對派指稱被否決責在政府及建制派,蔡子強認為,反對派要明白在立法會中投票是神聖的,不是策略,也不是籌碼,代表的是真實意願,故他們的反對是「真實的反對」,如果真的導致任何後果,就要有心理準備需負起政治責任,不能怪責其他人。
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形容,今次是反對派向曾俊華「報復」,並史無前例地偷襲成功,但相信市民對是次「報復」會非常驚訝,因過去即使反對派對預算案有意見也好,也不會藉臨時撥款發難。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葉健民則聲稱,政府過去幾個月節節敗退,沒有理由不為最差情況作出準備。他認為政府可能另有政治盤算,因反對派一旦否決撥款令政府無法運作,亦會引起市民反感。
會計師公會稅務委員會主席劉麥嘉軒稱,臨時撥款只是技術性程序,務求在新財政年度預算案獲通過前,政府仍有錢支付各項開支;倘臨時撥款未獲通過,理論上政府就不能運用資源。
不過,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政府在每年的財政預算案中,都會額外預留資金以應付不時之需,而目前本財政年度已剩下不到1個月,要應付政府在預算案正式通過前的經常性開支所需要動用的金錢應是有限的:「3月底,政府會收埋最後一期薪俸稅、利得稅,所以於現金流方面,(當局)仍大有錢可以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