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首個「自由貿易園區」或將落戶浦東。圖為上海浦東市容。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許嘉俊 上海報道)浦東正在探索自由貿易園區新模式,積極將「綜合保稅區」升級為「自由貿易園區」。這是2011年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議傳出的重磅信息,亦是浦東新區政府首次對外界盛傳已久的建設自由貿易園區傳聞的正面表態。知情人士透露,這意味著中國首個「自由貿易園區」或將落戶浦東。
稅賦將具極大國際競爭力
在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戴海波看來,浦東建設自由貿易園區有兩大主因:「首先,上海要建設四個國際級的中心,只做在岸業務肯定是不夠的。國際級的中心,一定要在岸、離岸業務都做起來才行,但要實現在岸、離岸業務很好的銜接,就需要一個好的平台。其次,保稅區經過20年的發展,自身也有功能轉型升級的需求,比如真正的境內關外政策、試點非保稅貨物以增值稅『不退不徵』方式進入保稅區運作等等。」
戴海波同時強調,自由貿易園區只是一個國際通用稱謂,浦東更看重的還是其中的功能。「根據設想,比如在園區裡,我們可以提供在國際上具有相當競爭力的稅賦;還可以在外匯收付方面,讓企業更便於按照國際通行規則開展某些業務,不用受條條框框的制約等等。」
制度環境高度融合國際規則
為了打造一套和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環境,浦東參考了國際先進地區的一些做法,遠則紐約、倫敦,近則香港、新加坡。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說道:「去年12月,我和一些同志前往香港和新加坡考察學習,一個深刻印象就是兩個地方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當地的制度環境與國際通行規則充分對接、高度融合,在某些方面還成了規則的制定者。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虛心向深圳、濱海等兄弟地區學習,借鑒其成功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