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亦有可聞:清明與寒食本不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清明打陀螺的遊戲。 網上圖片

成志偉

 清明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公曆四月四、五日前後。寒食是一個民俗節日,起源於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寧被燒死山西介休的綿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兩者一是農耕節氣,一是典故民俗,本是兩碼事;但兩節時間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並稱的說法。

 清明前後,是中國農村春耕的大忙季節。天氣回暖,春天的氣息真正濃郁起來了。華北地區有俗諺云:「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儘管乍暖還寒,甚至雨雪紛紛,但嚴冬畢竟離去,接下來,鐵定是暖意融融,步入朗日和風的舒適季候了。

 清明的重要習俗是上墳祭祖,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秀傳統,至今長盛不衰,彌足珍貴。到了久盼的春天,一面不忘辛勤耕耘、力爭豐收;另一面不忘祖先聖賢、上墳祭奠,真是至情至義!這正是中華民族屹立數千年而獨立自主、決不屈服的原動力。清明掃墓的內容,現在已不局限於自家逝去的親人,更延伸到為中華民族獨立流血犧牲的先烈,和為中國自由富強作出巨大貢獻的歷代偉人,更可現華夏子孫的寬廣胸懷和崇高境界。這樣的掃墓活動,具有深遠的意義。

 清明踏青遠足也是極好的習俗。身體健康,才能努力工作,為民造福,發展自我。春光初露,到田野舒展肢體筋骨,呼吸新鮮空氣,接受大自然的洗禮,可以強身健體,以更充沛的精力投身到新長征的繁重勞動中去。至於放風箏、蕩鞦韆之類,均屬有益的健身活動,太應該倡導了。

 寒食節因起源於焚綿山,故提倡禁煙冷食。各地食品不同,富有地方特色。像山西吃「子推蒸餅」,是為紀念介子推而製作的當地民間食物。還有冷麵、大麥粥、青精飯等。幼時在江南,清明時吃一種青團,在糯米中加入草汁,呈青色,內包豆沙或鮮肉,吃時清香撲鼻、美味可口,雖極普通,卻是大眾佳食。近年發現北京稻香村食品店也時有豆沙青團出售,不勝欣喜。

 歷史上北京的清明、寒食風俗,與各地大同小異。據《帝京歲時紀勝》記載,其習俗也為禁煙冷食、戴柳祭掃、蕩鞦韆放風箏。清明摘新柳佩帶,倒頗有新意,比燒紙錢更文明。有人作諺:「清明不帶柳,來生變黃狗」,「又以柳條穿祭余蒸點,至立夏日油煎與小兒食之,謂不齒楚夏」這個偏方,是否有效,待考。

 但該書記述的古代北京清明「赦孤」活動,很值得關注。當年廣寧門外普濟寺收養異鄉孤貧殘疾人,冬施粥食,夏施冰茶。育嬰堂收養棄擲嬰兒。兩堂清明日拾取暴露於街頭無人認領之死者骸骨,和幼殤小孩之遺骸,或土葬,或火化,還有僧眾度薦,稱為「赦孤」。這是一種扶貧濟困,為殘弱幼兒死後安葬的高尚善舉,我國百姓古已行之,中華民族的善良本性顯露無遺,令吾等後人歎服!

 北京小兒,以前有清明打陀螺的遊戲,現在已鮮見。其實打陀螺有趣好玩又健身,頗應恢復推廣。另外,清明插柳古代早已成習。因「清明時節雨紛紛」(唐代杜牧《清明》詩句),正是植樹造林的好時機,這時種下一批新苖,將來收穫一片森林,蔽陰後人,納福子孫,讓神州江山萬代濃綠、億年清朗,這才是我們最應該在每年清明節大做特做的好事。

相關新聞
新世代求醫有法 (圖)
成人口吃治療 (圖)
以增髮轉新裝 (圖)
中醫心理治療 (圖)
口吃特徵:
歷史與空間:一九一七年張勳復辟之一地雞毛 (圖)
古典瞬間:古代中日間的暗爭面子
亦有可聞:清明與寒食本不同 (圖)
詞話詩說:囍宴樂隊
百家廊:3張中國少年照片 (圖)
翠袖乾坤:不去東京去哪兒?
海闊天空:上一代剝削下一代?
琴台客聚:遺忘了的高峰 (圖)
杜亦有道:地震記
思旋天地:「山雨欲來風滿樓」
詩幻留形:《父母心》的意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