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阜陽大頭娃娃」到「三鹿奶粉事件」, 從蘇丹紅到肝炎病毒礦泉水,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中國的食品安全課似乎從來不缺素材,中國人的胃也因此被諷為「百毒不侵」,那些違規違法的行業總是活得相當淡定。幸而,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強調的「要像整頓小煤窯一樣整頓乳品企業」這句話,真能兌現,近半數乳企「落馬」的事實,令人看到此次整頓內地乳製品行業不是走過場。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要求,所有已經獲得生產許可證的乳製品及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都必須通過生產許可條件的重新審核。新的審查細則不僅提高了准入門檻,對乳製品和嬰幼兒乳粉的廠房佈局、生產設備、檢測環境等硬件設施亦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對這樣的制度變革新規,以浙江為例,就有11家企業主動放棄申請。或許是由於新規要求提高,或許是由於自身資金、設備等條件不足,11家企業棄權事實上也代表了更多的在此次審核中被「淘汰」的「小煤窯」式的乳品作坊,從四月一日起倒閉。不少人發出惋惜之聲,希望質檢總局手下留情給這些小作坊重生的機會,畢竟破產後員工失業、設備浪費。但面對13億民眾的生命安全,孰輕孰重?「要一家哭,還是一路哭」?國家食品安全最高管理機構已經用實際行動作出了明確回答。 ■曉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