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06]     我要評論

彥 火

 《人民日報》出版社資深編輯陳志明先生說要出版我的作品,特別是關於我過去寫的作家評介、訪問、印象等作品,還包括別人寫我和訪問我的文章的匯編。

 近二十年,工作、生活兩奔波,我自己抽身不暇整理,只好把之前上海同濟大學喻大翔教授主編的《跟彥火走那一程山水》(香港大山文化出版社出版,二○一○年)及過去在香港、台灣、海外出版過的書籍和發表過的文章,便一古腦兒寄奉陳志明兄,請他代為梳理並分門別類。

 我這樣做,有點強人所難,但陳志明兄是古道熱腸的人,二話沒說,經過近半年的努力,竟然給他整理匯編出三本厚厚的單行本出來。

 第一本《永恆流動的情感——說潘耀明(彥火)那一程山水》,他在香港版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多年前吉林衛視訪問我的材料(一百個作家回家系列),內容比香港版更豐富、更充實,令人感動。

 至於我訪問當代作家的部分,由於時間關係,我只好保持原貌,在出版前也沒有增訂,只是通讀了校稿,反而覺得「有點反璞歸真」。

 當年我做當代中國作家研究,是受到報館前輩曹聚仁先生的鼓勵(當時我還是毛頭小子,在一家香港午報當記者和編輯)。七十年代末沒有電腦,連影印機也不普遍,我只好通過閱讀、做札記、剪報和跑圖書館積累作家的資料。我在家中客廳三邊牆做了通頂的大櫃,每個大櫃有許多抽屜,活像中藥舖置放不同中藥材的一格格抽屜,把不同作家的資料放在分門別類、貼上作家名字標籤的抽屜,一個作家一格,琳瑯滿目。

 整理作家訪問的錄音十分繁瑣而費力氣,所以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前妻——顏惠貞女士,她為此做了大量的錄音整理的工作。我於二十多年前出版的《當代中國作家風貌》,與她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當代中國作家風貌》出版後,反應出奇得好。那是在文革後,一大批消失十多年的作家出土了,他們包括巴金、茅盾、艾青、俞平伯、葉聖陶、蕭軍、端木蕻良、王蒙、卞之琳等等。也許在八十年代初,還沒有人有機會直接訪問當代作家,和與當代中國作家交往並訂正坊間謬誤的資料,也可以說我是佔了時間的便宜。

 這本書分別出版了香港版、台灣版,後來韓國的漢學家朴在淵教授還把它翻譯成韓文,為聖心女子大學社出版,編入該大學的「當代中國文學研究叢書」,作為教學的輔導材料。

 《當代中國作家風貌》出版後,我於一九八三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之後並在紐約大學進修,因利乘便,還訪問了包括台灣、海外華人作家,並以「中國會產生偉大的作家嗎?」為題,徵詢了海外多位知名學者、作家的意見,論者認為具有參考價值。

 「歷史上都寫著魂,指示著將來的生命。」魯迅說的是一國大歷史觀。今天重讀這些文章,作為文化人、作家的一個歷史階段,也許還有一點史料價值,因為其中不少作家已故去了,賸下的作家,有些已不再創作,有些也進了壯年或老年期,此時此刻讀來,「就像和每位作家晤談一室之內,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已故翻譯家錢歌川語)

 《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筆者這三本書,首先要感謝陳志明兄的誠意,還有我的助手彭潔明小姐為此做了不少校訂工作,在此一併致謝。

相關新聞
百家廊: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2011-04-06) (圖)
翠袖乾坤:誰患愛滋?拿出證據來! (2011-04-06)
天言知玄:高考來了 (2011-04-06)
琴台客聚: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2011-04-06)
杜亦有道:歸去來兮 (2011-04-06)
隨想國:鹽 (2011-04-06)
路地觀察 :7-11創意短片 (2011-04-06)
百家廊:鳥 (2011-04-05)
翠袖乾坤:八十年代 (2011-04-05)
海闊天空:財富與快樂系數 (2011-04-05)
琴台客聚:林夢的武俠小說 (2011-04-05) (圖)
生活語絲:不許人間見白頭! (2011-04-05)
思旋天地:歌聲傳真情 (2011-04-05)
詩幻留形:中聯電影《我要活下去》 (2011-04-05)
百家廊:過個詩意的清明節 (2011-04-04) (圖)
翠袖乾坤:從小學習面對老病死 (2011-04-04)
跳出框框:建國論 (2011-04-04)
琴台客聚:八卦與無米粥 (2011-04-04)
杜亦有道:身不由己 (2011-04-04)
思旋天地:發揮餘熱 (2011-04-0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