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訪著名畫家蕭暉榮教授
對蕭暉榮的欽敬,源自展卷薈萃他多年書畫心血的《翰墨緣》,一本透著濃重傳統藝術情思的作品集,一旦翻開就令人不忍釋卷。他畫青山白水,也畫應節水仙,他遍覽牡丹梅花的競相爭榮,亦關顧田園風物的質樸之情;在他筆下,纖雅至松梅,廣袤至河山,無不剛勁有力,又繁複精細。色與韻的起承轉合間,作畫者以紙墨,盡透對中國傳統景物的深重之愛。而當真正有幸與蕭氏對話、聆聽他講述自己藝術創作背後的人生精彩時,方才懂得,他至美的筆鋒背後,是傳承中華文化的愛之滿懷。正是因由這對家國天下的全情投入,他才開創出了結連兩岸三地傳統文化傳承的藝術格局。今年是建黨90周年與辛亥革命100周年雙重意義的重要年份,蕭暉榮向廣大觀眾展示《日出東方》、《朝華頌》等傾心竭力繪製的巨幅新作,將普世價值的精神通過水墨之細膩感性,抒發得遼遠寬廣。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攝:韓小玲
藝術人生一路走來
出身潮汕華僑世家的蕭暉榮,自小熱愛畫畫,中學時便已自己動手創作連環畫,畢業後首份工作是就職於潮陽縣文化館。時年不足20歲的他,有幸接觸到大量館藏書畫,這些藝術精品的熏染,成為開啟他步入藝術殿堂的第一道重要之門。隨即展開的文革浩劫,不但未磨滅他對藝術寶庫的探求之心,反而令他結識了許多被扣上政治反面標籤的藝術大家——與劉海粟、吳作人等大師們的緣分,恰在那個特殊年代展開。
日後當人們欽羨於他有幸與大量畫壇名家結交時,他只報以一句謙謹的「緣分使然」,淡淡帶過了那場政治意圖與藝術價值被纏拌扭曲的歷史裡,他曾如何無所求地對一眾前輩們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支持。所謂危難下方見人心,在最考驗人性的時代裡,他對藝術純誠的保育之心,不但令他汲取到大師們的創作營養,更成為多年守得雲開後,他個人文化產業發展之路上的無形財富——大師們紛紛主動將珍貴原作,贈予這位勤勉後輩;成立於1989年的「香港藝苑」,更是在劉海粟先生的熱忱鼓勵下正式誕生的。
30年前,蕭暉榮移居香港,翌年便與黃幻吾、周昌谷兩位畫壇名家,在香港與美國兩地舉辦三人聯展,一夕名動四海,畫壇許多德高望重的前輩紛紛對其技藝表示讚賞,而他並未將藝術視野局限於創作本身,更將之擴闊為博採百家的交流—致力於接待海內外中國書畫家的「香港藝苑」,成為港英時期香港唯一一間以傳播傳統華夏藝術為己任的交流機構、30年來共接待千餘名頂級華人藝術家、更舉辦40餘次包括黃永玉、饒宗頤等大師在內的個展與聯展。
人們在讚嘆於這位輾轉從藝近50年的藝術家,能同時將文化產業做得別開生面時,卻往往會忽視,其實蕭暉榮的成就正源於他一心尊奉藝術,而不問名利。他說:「幫畫家們,也是幫自己。」他其實不是生意頭腦活絡的人,只是因著對藝術品與藝術家的珍視,他堅信保育傳統文化是自己的責任。因而,無論是暗無天日的文革動亂年代裡,對老畫家們不計代價的幫助,抑或「藝苑」開幕之初,同許多藝術家全憑信用交往、連一紙合約之憑都省去,蕭暉榮秉承的,始終是自己的藝術態度。他笑言道:「我只是在藝術這條路上,勞動態度很好。」
文化產業締結中華情
中華文化既是蕭暉榮的創作之魂,也是他生平最重視的力量源泉。而早在當年他初來香港時,便以超前的眼光,看到了文化產業作為結連宗族認同感的紐帶意義。「香港首先應認同它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香港藝苑」正起意於此——港英時代的港人缺乏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度。
那時的蕭暉榮便以筆下梅花這寄予了古意內涵的「喜慶」符號,向香港藝界傳達傳統文化欣欣向榮之感。畫紅梅而不俗,反取其中最具生氣的大氣精髓,故而被劉海粟先生讚為「前途無量」。
他遠不只關心如何將自己筆下的梅畫出昌盛風骨,更強調身為文藝工作者,責無旁貸該為中華價值體系添一分力。「在香港,這個問題尤其重要,老一輩港人深受英據時代影響;而時下的許多80後年輕人更自以為他們足夠了解中國。」
但實質上,香港正因欠缺對自身宗族文化的認知,才得來「文化沙漠」這一稱謂。蕭暉榮相信,香港若想真正做到經濟與文化同步發展,回歸傳統土壤汲取養分,是必須走出的一步。他的藝苑,亦只是為推進這目標盡些細微心力。
國人對同根同源的強烈認同感,成為蕭暉榮以推廣藝術結連兩岸民族感情的基石。「蕭」在台灣是擁有30萬宗親的大姓;2008年,他的「中國畫.雕塑展」在台展出時,起初定名「水墨畫」展,但他堅持改用「中國畫」這一展名,展覽一經登陸台北,便牽動了包括藍綠陣營在內三分之二蕭族炎黃之心的欽敬。蕭暉榮對中國國民黨中評委主席團主席蕭天讚表示,這些國畫與傳統雕塑,正是令台灣人民耳濡目染於大中華文化氛圍的有力實物。
從潮汕到高雄、台南、嘉義的這條蕭氏血脈,被他用中華文化精神貫穿為海峽兩岸的藝術橋樑。他說:「作為藝術家,其實可以做到很多事,只在於用一顆怎樣的心去做。」傳統底蘊與愛國責任的融合,彰顯的是畫者在畫外的社會價值。他認為:「文藝工作者該有這自覺性。而能穿透政治認同的隔膜、去彰顯中華文化一衣帶水之情的藝術,才是凝厚而富能量的。」
藉文化產業的穿透力去傳達善意,他所做的還遠遠不止於此。2006年中日關係止步不前時,蕭暉榮帶給東京的中國畫展中,以工筆繪製的巨幅《松梅頌》,將民族精神的強韌不朽展示給了近鄰之國,令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的安倍晉三刮目相看。無國界的藝術交流,反而推進了國與國間的距離。新華社《參考消息》稱頌這次文化聯動,為日後溫家寶總理訪日作出了鋪墊,堪為文化產業軟實力的一則佳話。
而於上月末在本港,由「香港藝苑」舉行的中日藝術名家春茗筆會,更以香港與日本藝界首屆高規格交流盛事之姿,匯聚日本藝術界對中華傳統藝術心存熱忱之士,以藝會友、以藝興邦,共同探討兩地藝術發展願景,及中華文化之深厚寶藏。蕭暉榮對此的感觸是:「通過這樣的交互,我們會發現,其實日本一樣有許多熱愛中國文化的藝術家,這次來港的日本代表團團長,就曾訪問中國逾80次。異國人士都能如此視我國傳統文化為知音,那麼我們身為中國人,理應對傳承自己的藝術有更深刻感悟。」
新作反哺於時代活力
筆者亦曾驚嘆於在從事大量社會文化活動、奔走兩岸三地文化界之餘,蕭氏如何平衡自身的創作時間、在創作質素上節節攀升。這位永遠神采奕奕的藝術大家,三言兩語便已釋疑。「我從沒有個人的休息時間,也從未因忙於社會活動,超過夜裡10點鐘回到家。」他笑著表示:「別人的一周也許是5天,但對我而言則是7天。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藝術創作的層面上,我對自己從不滿足。」他正是這樣「補回」自己的創作時間——除夕夜的12點他在工作、大年初一他亦起個大早開始作畫,不知疲倦、只覺充實。或許,這即是他的筆永不會鈍的秘密所在。
他強調作畫需是天分與勤力之結合,但我們心知,他為深愛的藝術創作所灌注的努力,實不足為外人所能想像。「我畫每一張畫都要畫到徹底滿意為止,並且會不斷請前輩和同輩們提出修正意見。」這種認真,是創作態度,更是人生態度。一幅已裝裱完成、看似趨於完美的作品,他仍會謙遜地向人徵詢意見,該進行修改時,重新修改再次裝裱也是等閑,他毫不以為意。「只因為人生每件事都必須認真去做,馬虎不得。」
畫藝「更上一層樓」,離不開的是政通人和,這是蕭暉榮創作背後的清明思考。「藝術要體現出時代精神,要令人們感受到正面的力量、感受到我們民族與社會的發展活力。」
誠然,藝術家的成就乃時代造就,亦當反哺於時代的向榮趨向。在今年這個身兼建黨90周年與辛亥革命100周年雙重意義的重要年份,他便將以6月份拉開帷幕的系列巡展,在江蘇、北京、廣東等重要城市,向廣大觀眾展示《日出東方》、《朝華頌》等上一年傾心竭力繪製的巨幅新作。這一系列作品的特點,是歌頌愛國之情的「喜慶」和諧、以剛勁有力的傳統筆觸,謳歌新時代賦予藝術的靈動源泉、將普世價值的精神通過水墨之細膩感性,抒發得遼遠寬廣。
心懷天下,方能譜出對藝術的大愛,蕭暉榮以他幾十載風雨兼程中,對中華文化的癡與誠,塑就了一道傳承中華傳統藝術的範式。而我們亦如此慶幸,能有一位將文化產業視為己任、將對家國藝術之愛視為生命能量的書畫大家,為香港藝術傳播領域,譜寫下這動人的華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