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翁鎮發 翁斯貝 中樂父親和西樂女兒的各自執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1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一個是中國民樂笙演奏大師,一個是國際長笛新星,父親翁鎮發對女兒翁斯貝說,「中樂有我們,你應該衝世界!」這番豪語的後面,既有父親30多年來致力樂器改革的不懈,以及創作民樂新曲目的激情,也有女兒在世界音樂舞台上一次次令人驚歎的吹奏,和對完美的聲音的追求。 ■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小島

 只要父親翁鎮發與女兒翁斯貝呆在一塊,兩人就會有說不完的話,大多數時候談的是音樂,激動的時候,可以忘了吃飯,忘了睡覺。可能是兩人都吹奏管樂的緣故,翁斯貝的聲音氣足而高亢,加上一對從父親那裡遺傳來的濃眉,這位出生上海的江南姑娘竟有著北方人的豪邁和颯爽;而已年過60的翁鎮發則面容飽滿、柔亮,一頭濃密而漆黑的短髮,緊致的身形,讓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十幾歲。

 上月底,父女倆受到香港城市大學文化中心的邀請,來港舉辦「金鳥彩鳳齊鳴,句芒若木之春」小型音樂會,是兩人首次同台獻藝。由於要為父親的笙作鋼琴伴奏,排練期緊,翁斯貝在演出前還有些緊張。「爸爸的演奏已是爐火純青的境界,我很久沒碰過鋼琴,很擔心會配合不好音樂。」父親則在旁邊笑著連聲說了幾個「沒問題沒問題」。

30多年的民樂改造

 當年給女兒取名,翁鎮發夫婦是從「施特勞斯」與「貝多芬」中各選了一個字,這多少也是時代的產物。上世紀80年代初,西洋音樂開始進入中國普通家庭,學音樂的小孩,家裡總能見到貝多芬或是莫扎特的石膏雕像。翁鎮發的太太是琵琶演奏家,也是民樂出身,卻培養女兒接觸西洋樂。翁鎮發當時看到的是西洋樂無論在樂器還是教學上,比民樂更科學更系統和更規範。

 翁鎮發在笙的學習上,可說是自學成才的典範。最早接觸民樂的時候,他才8歲。他那時住在虹口老閘橋的弄堂裡,每晚都有5、6個老頭在弄堂內用笙管合奏,很是熱鬧。貪玩的他被樂聲吸引,常去觀望,時間一長,他便拜了江南絲竹名家顧文祥為師學習吹笙。「當時一起學的一共有10幾個孩子,最後堅持下來的就我一人。」翁鎮發說。

 笙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利用吹孔振動簧片發聲。雖然在民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但過去能教授笙樂的老師寥寥無幾。「南方的笙和北方有區別,南方吹笙的人很少,顧文祥老師是我的音樂啟蒙老師。」翁鎮發12歲考入紅霞歌舞團,那時戲曲類的教育機構叫「學館」。學館實行的是師徒制,平時練琴的時間多,常常有機會和樂團合作,令學生有很多實踐經驗。後來翁鎮發被送入當時的上海電影樂團工作。「當時上海4個樂團所有吹笙的老師,我都跟著學過,但因為沒有教材,音樂訓練很沒有系統。」大部分時候,翁鎮發都是靠自己琢磨,勤學苦練。

 不僅笙樂的學習欠缺完善科學的體系,翁鎮發還發現了笙樂器在大型樂團中所日益顯示出來的設計缺陷。電影樂團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專門為中外電影配樂,他自己就曾參與過《三個小和尚》、《廬山戀》、《寶蓮燈》、《城南舊事》等上百部電影音樂的錄製。「大樂隊是靠笙來中和的,以前的笙沒有低音、中音和高音,吹一般的曲子還可以,但是在大樂隊中就不夠用了。」

 笙的樂器從建國後已開始改革,怎樣進一步拓展笙的音域,成為翁鎮發業餘的愛好。80年代他和山東的一位藝術學院教授一起研製37簧笙,不僅讓笙3個八度音域齊全,還保留了樂器的傳統造型和技法,更獲得國家文化部特授予「科技成果三等獎」。笙的樂器改革至今仍沒有停止,去年翁鎮發已實現了笙的中音及次中音聲部的表現,現在只剩下低聲部還處在技術嘗試階段。

 一個本屬民族文化大工程的樂器改造工作,翁鎮發依靠自己的熱忱,將這個「興趣」發展了長達30多年之久。09年因優才計劃而成為香港居民的翁斯貝,深深敬佩父親的勤奮和好學,她的音樂之路似乎比父親要幸運得多。

時刻讓自己做得更好

 父母最早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而讓翁斯貝學習鋼琴的,但不久他們就發現女兒在音樂上表現出的天賦和才能,開始讓她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後,翁斯貝又作為特優學生被挑出,是學校為中國木管事業重點培養的人才。扎實的鋼琴基礎,令翁斯貝在長笛學習上進步神速,2年半後,14歲的她開了第一場個人長笛鋼琴音樂會。

 為了讓女兒接受正統的西方古典音樂,在翁斯貝12歲那年,家人毅然決定送女兒去德國深造。在同時被柏林音樂學院和柏林藝術大學錄取的情況下,翁斯貝特別明白要找一位適合自己的老師的重要,於是她就跑去偷看教授上課。「你會看到,有些學生吹出來的聲音是一個樣子,而有些學生卻能吹出自己的個性,這就是教授引導方法的不同。」後來她在藝術大學念了一段時間,發現了另一位遠在慕尼黑的教授特別對自己的路子,又毅然跟隨其進入慕尼黑音樂學院,最後取得「大師班最高演奏家」文憑。

 「其實我從上海到國外一直換了很多老師,一直在找我想要的東西,當然這也是一個成長過程。但到德國以後,聽了那麼多的老師,自己也積累了吹奏的經驗,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原來他們講的都是我爸以前說過的,特別是在用氣的方法上。有一次還有一個德國人給我推薦一本練氣功的書,結果我一看,還是中國的。其實很多東西,我們老祖宗早都有了,不是我以前不聽我爸爸的,而是那時候還聽不懂。」

 考入世界頂尖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學院,還是讓翁斯貝見識了什麼是「世界級的聲音」。柏林愛樂樂團學院,因專為柏林愛樂培養新鮮血液而成為全世界音樂學子嚮往的殿堂。報名的時候,翁斯貝要面對來自世界各地200多個競爭對手,而錄取名額對外宣稱只有2個。

 「我們考試就在柏林愛樂的演奏大廳進行,我的狀態特別好,一心只想把自己吹好就好了。」連續過關斬將,從200多人篩選到80多人,翁斯貝越來越自信。「當時說有2個名額,我想,就算他們要走後門佔去1個名額,那麼剩下一個就應該是我的。」考試結果,她作為唯一的長笛學生入選,且也是唯一一名中國學生。

 2年多的學習期間,翁斯貝不僅有機會和首席上課,更跟隨樂團參加各大國際音樂節。「樂團為了追求聲音的完美可以到玩命的地步,那種樂團的張力和彈性的聲音讓我大開眼界。」

 現為澳門交響樂團長笛首席的她,平時也有時常在香港及內地舉辦音樂會的機會,但她始終珍視的是與樂團合作的經驗。「我自己在香港也帶學生,我覺得很多學生為了考級而學音樂,太重視曲子的難度而忽視基本功,個個都要成為獨奏家,但其實在樂團的演奏才是最難的,這對音樂的整體素質要求更高。」而面對父親對自己的期望,她從來沒感到壓力。「他對我的期望慢慢變成了我對自己的期望,我不想說最終目標訂在何處,但我會時刻讓自己做得更好。」

相關新聞
翁鎮發 翁斯貝 中樂父親和西樂女兒的各自執守 (2011-04-14) (圖)
樂團合作重於獨奏 (2011-04-14) (圖)
翁鎮發 (2011-04-14) (圖)
翁斯貝 (2011-04-14) (圖)
微語錄 (2011-04-14)
書店掌門人譚麗雯 十年香港文化標記 (2011-04-07) (圖)
劉國松 中國水墨將成世界主流 (2011-04-07) (圖)
劉國松 近影 (2011-04-07) (圖)
劉國松作品 《青山綠水鏡心》 (2011-04-07) (圖)
劉國松作品《媽媽您在哪裡》 (2011-04-07) (圖)
微語錄 (2011-04-07)
王媛媛 這一輩子做一隻絢爛的無足鳥 (2011-03-31) (圖)
對話王媛媛 (2011-03-31) (圖)
個人簡介:王媛媛 (2011-03-31) (圖)
吳偉明 大地震後更應知日 (2011-03-24) (圖)
當80後藝術家齊興華遇上3D地畫 (2011-03-24) (圖)
微語錄 (2011-03-24)
嚴浩 大導演的養生修行 (2011-03-17) (圖)
陳偉棠 公營電視台紀錄片導演的文化思考 (2011-03-17) (圖)
微語錄 (2011-03-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