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谷文達:甚麼都被我趕上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裝置藝術《黑金》,中國人髮基因墨粉。 (2008-2010年)

 比起藝術理論,谷文達更喜歡和別人聊聊自己的經歷。20多年美利堅的文化影響,讓他越來越相信,藝術創作只是一種生活方式,離開了生存,藝術甚麼也不是。那長久被保留而此時纏於腦後的灰色髮髻,也許正因為見證了他的生命,相應的成為他藝術家形象的經典標識。

 「我曾開玩笑,說捨不得剪這長髮,因為它一半長在中國,一半長在西方。」和徐冰、蔡國強、黃永石水被稱為中國當代藝術「海外四大金剛」的谷文達說。  ■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小島 圖由受訪者提供

 現在的谷文達,正享受著隨心所欲又不逾矩的愜意生活,儘管他今年才55歲。他在美國紐約市郊哈德遜河(Hudson River)河谷一帶有一個私人工作室,每年他都會在這個歷史保護區內待上半年,靜心創作水墨畫。剩下的半年,他常駐老家上海,或飛向世界各地參與藝術計劃;北京也有專業團隊幫他打理藝術市場和做公關,讓他在20多年的「缺席」後,能以最快的速度接上中國本土的地氣。

 從今年起到明年,谷文達在香港停留的次數也將增加。剛於上月,他受聘成為香港大學2011至2012年度「駐院藝術家」,並參與港大百年的校慶活動。一聽說以理論研究為主導的人文學院並沒有專門的藝術工作室,他立即表現出「實幹家」的務實:想領學生多看展覽,或讓學生參與創作自己的下一個作品。「我會更多的分享我的藝術生活和發生在創作中的故事,這遠比看圖說話來得有意思。」谷文達的英文地道,帶美式口音。態度開放、隨意,他甚至和記者主動提到今年6月就滿8歲的從湖北領養的女兒,他正準備為她辦一個水墨畫展,將慈善義賣所得的款項全數捐給孤兒院。「我對她沒有任何迴避,想從小培養她的社會意識。」

 他對香港應該感情頗深,當年充滿改造精神的實驗水墨畫和對文字的拆解錯構,令他當仁不讓的成為「85美術新潮」的代表人物,正是通過香港漢雅軒畫廊的老闆張頌仁,1993年在前者推動的「後89美術新潮」展覽中,他的作品和一眾內地藝術家首次以集體的方式被正式介紹到海外。而香港人也不會對他的藝術陌生,他以世界各地的人髮為材料的大型裝置作品系列《聯合國——中國紀念碑:天壇》被摩根斯丹利購入,1999年由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捐贈給香港藝術館並成為其典藏。

從「震源中心」到世界大容

 谷文達最常說的是自己趕上了很多時機,包括文革、純粹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代以及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黃金時代,現在回國,他正好碰上國內正逐漸成型的市場經濟轉型的環境。「我們這一代的經驗更完整,」他說,「兩種極端的社會形態我都經歷了,這讓我比現在80後、90後的人多了參照系,我可以分別看到本土人看不到的中國和美國。」

 1987年在他辭去執教7年的浙江美院(現中國美院)國畫系赴美前,他因創作偽漢字和錯文字為基礎的水墨行為藝術和大型水墨裝置,成為當時國內觀念水墨畫的先聲,更曾被當時的《中國美術報》稱為中國畫地震的「震源中心」。而1993年,身在美國的他開始製作預定15年、從25個國家的300多間髮廊中收集人髮的《聯合國》裝置系列,更成為他立足西方當代藝術的轉折時刻。1999年美國主流藝術雜誌《美國藝術》更以此作為封面。「那個時候,凡是不在英美體系的外國藝術家都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困境,這個困境也困擾了我很長時間,直到《聯合國》作品,我才覺得解放了。它不僅涉及400多萬人的頭髮,也觸及了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問題。」

 當年同在浙江美院、從事美術史理論研究的現中央美院院長潘公凱,對那時就住對面的谷文達印象深刻,他解釋谷文達之所以能走得遠,是因為他身具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子,並對西方當代藝術理解和吸收得特別好。

 谷文達在個人官方網頁上,詳細地介紹了他的祖父與田漢、歐陽予倩齊名的話劇和電影導演谷劍塵,儘管他還未出生,祖父已背上「大右派」之名,被關進上海監獄。後來《人民日報》海外版紀念谷劍塵80誕辰時,他才了解了祖父的過去。「他之所以沒有像田漢他們那麼有名,和他沒有參加左聯有很大關係,雖然他也參加抗戰,但和四大家族的關係比較近。」谷文達小時家境優越,父親曾在解放後任職上海一區的財政局局長。「外祖父是商人,他寫過很多星象學的書,我這次在香港還買到了他一本書的影印本,網上的評級是5顆星。」母親在收到外祖父遺產30斤純黃金時,毅然上交給了國家。「我問她為甚麼不自己留下來,她說不希望我成為紈攜子弟。」

人法自然順勢而行

 愛上畫畫,家庭也有間接影響,姐姐拉大提琴,哥哥喜歡畫畫。「不過文革對我的烙印最深。我因為有一點美術基礎,上中學時做個紅小兵的美工,寫很多大標語,畫報頭。」那時他開始對文革標語上的錯字和錯文法發生興趣,這種影響極為深刻,甚至直接啟發了他後來的觀念水墨創作。對水墨傳統概念的提升和對中文文字的反叛,則分別源於他在上海工藝美術學校,被分配學習他討厭的木刻專業,而後來在浙江美院跟隨傳統山水畫大師陸儼少,後者則為他日後對水墨畫的超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在「海外四大金剛」中,可能谷文達的英文說得是最溜的,而他現任的美國太太也似乎表明了他對美國社會的徹底融入。他曾在一次訪談中,說起他到美國後不看展覽,也不去美術館。「美國的資本主義商業體制教給我很多生存的能力,我32歲出國,但其實在經濟生活上還是一個兒童。」第一年在美國,他接受明尼蘇達州大學的教職,順便為了「練習口語」。然而,對美國藝術界流行的以簽約名畫廊或名畫商的營銷策略,谷文達並不感興趣。從出國時獲取的加拿大授予的榮譽藝術家獎學金,到曾在早期接受的香港漢雅軒畫廊的資助,讓他得以保留獨立創作的自由和空間。「我出國後從來沒打過工,也依靠自己的堅強信念,把生活維持在最低標準。」「我的生存狀態,決定了我藝術創作的形態。」

 2年前,谷文達開始了另一個系列裝置作品《天堂紅燈》,他計劃在世界各地著名的地標性建築物上懸掛和覆蓋中國的大燈籠。第一件作品選擇了比利時的藝術之丘王朝大廈,紅黃兩色約6,000多個燈籠將其外觀覆蓋成中式亭子,取名「茶宮」。這既可看成是他將當代藝術與大眾文化結合的嘗試,也是他作為藝術家遇到了近幾年逐漸升溫的「中國熱」的幸運。「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決定了中國當代藝術能走多遠,這個項目的發起,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

 谷文達是天秤座,他的從事高端室內設計的美國太太是環保分子,這些都使他對人和自然的相處有更深的對照。無論是早期對傳統、道德的挑戰,對人體生態學的執著,還是後來的波譜,其實他骨子裡還是中國古人的「人法自然」,順勢而為。

相關新聞
「我們的聲音」為工廈藝術家留一方天空 (圖)
藝術家工作室 (圖)
工廈是最後一片「樂土」 (圖)
香港藝術空間,需要一片生存餘地 (圖)
伙炭藝術村 (圖)
趕走炒家,留住用家 (圖)
5月醉暖海上風情 (圖)
黑白照片中的老上海 (圖)
老上海街景 (圖)
谷文達:甚麼都被我趕上了 (圖)
與谷文達對話 (圖)
谷文達簡介: (圖)
《天堂紅燈——茶宮》 (圖)
百家廊:《紅樓夢》中女權主義 (圖)
翠袖乾坤:太冷靜,也可怖!
海闊天空:城市人落葉歸根何處
琴台客聚:三莊聯盟破裂
生活語絲:小孫子的照片
隨想國:矜 持
獨家風景:又一個時尚偶像?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