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企業巨額的海外資產正面臨越來越大的信用風險。圖為繁忙的廣交會現場。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逸 上海報道)由於國際金融危機後信用危機逐漸蔓延,中國企業巨額的海外資產正面臨越來越大的信用風險。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10日發文指出,截至3月末,中國企業海外被拖欠款額已超過千億美元,這一數字更以每年150億美元的速度增加。
據國資委網站的報道,最近商務部研究院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企業在海外被拖欠款發生的範圍,正由傳統的高信用風險地區,向全球貿易風險最低的國家如德國、英國、日本等蔓延。
據國際信用保險與管理服務集團科法斯一份最新的貿易風險評級報告證實,由於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嚴重打擊,2011年該地區經濟增長僅為1.3%,低於2010年的1.8%。且伴隨政治動亂及一季度發生的自然災害,全球貿易風險正在上升,這種趨勢對新興市場的國際化發展及內部健康產生了負面影響。
不良資產逾4千億
來自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境內應收帳款激增,截至今年3月末,中國規模企業的應收帳款達60,470億元人民幣,較2009年相比漲幅為24.6%,其中,與銀行業相關的不良資產餘額達4,293億元人民幣,2010年內地上市公司應收帳款額度升幅約為26%。而來自科法斯的調查則顯示,有67.4%的受訪企業於2010年遭遇買家拖欠付款,這一比例與2009年的72%相比,下降了6.4個百分點,但由於交易規模的擴大,被拖欠付款的絕對額並未下降。
追債欠經驗 成功率偏低
儘管被欠賬一直在增加,但身為債主的中企卻面臨追款無力的尷尬。國資委網站稱,由於缺乏經驗,中國企業壞帳追收率偏低。內地一家專業從事信用管理公司總經理李奎元介紹稱,阻礙中企境外追債的幾個主要困難包括貽誤最佳催收時機導致帳齡過長、對追債細節不熟悉、證據保護不力、畏懼高追債成本等。
「與美國鄧白氏、法國科法斯等國際巨頭相比,中國的商賬追收企業還處於散兵游勇狀態,海外追收多是委託給第三方機構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