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太強調當局絕不會「特赦」各類僭建物。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 僭建風暴席捲全城,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強調,當局在處理違規僭建物問題時絕對不會考慮「特赦」,否則只會違反法治精神,而透過補地價從而豁免已僭建的建築物的建議,亦屬不可行亦不合理,但對是否透過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去審視違規僭建物,當局則仍會持開放態度研究。
林鄭月娥昨日出席立法會大會回應議員提問時強調,特區政府的執法精神一視同仁,香港僭建物問題嚴重而普遍,短時間內不能解決,在市民還未改變有關想法前,預計僭建物不會完全消失,但當局需持續進行拆卸工作。屋宇署未來一年會就全港4.1萬幢私人大廈的僭建物進行調查,以便掌握僭建物的數目及類型,制訂政策。
研小型工程監管方便業主
她續說,《建築物條例》針對違例建築的指引相當清晰,若不屬於豁免審批的工程,便要取得建築事務監督的批准才能開工,如果沒有取得批准,便屬於違例。
就坊間近日指當局應考慮給予「特赦」,林鄭月娥強調,「絕無此事,是不可以考慮的,想也不能想」,因違反香港法治精神,亦對當局繼續鞏固香港樓宇安全工作毫無裨益:「若再把它與30、40年前的廉政風暴比較,就更加匪夷所思,這一點必須要澄清。但在不特赦、不會豁免執法的情形下,在小型工程監管制度下訂立對於小型工程項目檢核的計劃,當局是願意持開放態度去考慮,特赦或豁免是完全不同性質。」
檢核計劃或引伸廣告招牌
林鄭月娥表明,透過去年引入的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已同意一些日常家居要用的冷氣機支架、小型簷篷或晾衣架毋須全部拆掉,然後再用小型工程來建設,故透過法律來制訂檢核計劃,讓業主能夠透過證明它們是安全。她表示,在檢討過程中,同意將檢核計劃引伸到廣告招牌:「因為大部分香港做生意都要廣告招牌,如果你要他們拆掉然後再入則,可能影響太大。」
按緩急輕重定優次分類處理
專業會議議員劉秀成及民主黨議員李永達發言時則呼籲當局加強宣傳教育,讓市民了解情況,林太回應稱,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推出至今接近半年,公眾的反應良好,截至5月底,已有7,800名小型工程承建商成功註冊,屋宇署並已接獲近7,000份各類就進行小型工程而呈交的文件,而當局會密切監察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實施進度,亦會繼續加強公眾教育及宣傳工作,鼓勵業主採用此制度進行小型工程。
林太重申,由於香港僭建物數目龐大,屋宇署資源有限,故當局會實事求是,按照緩急輕重定出優次,分類處理,有次有序地處理僭建物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