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理 北京報道)面對中國外匯儲備日漸龐大的現實,國家外匯管理局在此間指出,中國不追求大規模的外匯儲備,也不追求國際收支的長期順差。此外,外管局還否認外匯儲備增長造成通脹,稱外匯儲備的增長不是造成通脹升高的直接原因,更非主要原因。
6月底已近3萬2千億美元
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高達創紀錄的31,974.91億美元,並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一。
外管局表示,中國外匯儲備的增長是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客觀結果。至於有聲音質疑中國外儲過於龐大,外管局解釋稱,國際和國內現時並無衡量某經濟體外儲合理水平的統一標準。外儲規模需綜合考慮經濟體的宏觀經濟條件、經濟開放程度、利用外資和國際融資能力、經濟金融體系的成熟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專家稱人均1千美元即可
其實,近來不少專家均表示巨額外儲亟需「瘦身」。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曾指出,中國的外匯儲備應該控制在8,000億到1.3萬億美元之間,即人均600至1,000美元即可,過多的外匯儲備則應該分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則向本報坦承,超過3萬億美元的外儲確實顯得太多。
針對外儲過多對應投放基礎貨幣導致通脹的詬病,外管局亦指出,外儲增加的確導致人民幣市場投放量增加,並帶來基礎貨幣增長。不過,外管局表示,近年來央行多次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發行央票,已經對沖回收了外匯佔款所投放的流動性。
外管局認為,當前中國物價水平上漲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國內價格水平上升主要和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以及國內投資需求拉動及能源、資源、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升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