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鰣魚
「魚類的產量,是衡量當地水質的一個重要檢驗標準。江河裡有魚,魚能健康成長,那你這條河流就是健康的。如果珠江裡面沒有了魚類,那珠江也就沒有了生命。如果魚類產量能夠恢復到每公里7.1噸的話,那麼意味著珠江已經恢復到Ⅱ類水質。」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李新輝教授告訴記者,在珠江流域,經常捕撈的三四百種魚佔到了漁業資源總量的70%,它們的衰竭程度,很大程度上直接體現了整個生態體系的優劣狀態。
東江作為粵港兩地的母親河,供應香港、深圳、東莞等地上千萬人每日的飲用水。粵港一直對這條生命之河甚為重視,沿線的地區工業發展受到了相應的制約。
東莞魚種 30年內減少36種
然而,據東莞水產研究所的《東莞市淡水和河口魚類原色圖譜》顯示,與1983年東莞縣農業區劃報告內部資料記載的魚類有134種的數據相比,近30年間東莞淡水及過河口魚類減少了約36種,鰣魚、中華鱘、赤魟等種類或已絕跡。李新輝告訴記者,過去一直認為水電開發不會造成污染,因此東江上橫跨了10多個攔江大壩,這些看似沒有污染的大壩,卻造成了魚類種群的大幅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