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熱點追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珠江口近岸荒漠化加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03]     我要評論

漁民何仔從14歲就跟隨祖輩,在東江南支流、珠江入海口萬山群島以南的南海中部海域打漁,至今已將近60年。每次乘搭一千匹馬力的機動捕撈漁船出海作業,都需要約四五天的時間。「90年代的時候,魚還有很多。我們一天就能捕撈到6、7千斤魚,運氣好的話還能上萬,每次出海總計能有4、5萬斤收穫!」

污水直排 河污魚亡

2005年是個分水嶺,自那以後,他們的捕撈產量每況愈下。「2011年上半年狀況很差,出一次海,捕撈量比最好的時候『縮水』50%,偶爾能有個3萬斤都算是老天開眼了,一般情況下才不過幾千斤。」何仔談論到此,常年經受海邊日曬風吹的黑紅光澤的臉龐黯淡下來了。

51歲漁民劉東雄,是東莞沙田鎮先鋒村人,他的捕撈範圍也在珠江入海口一帶的海域。他告訴記者,他們出海捕撈到的魚本來以臍魚類和牙帶類為最多,但是最近幾年牙帶類幾乎沒有了,臍魚類也驟減一半。「我們出海作業,開到萬山群島以南要25海里,有時候連柴油和人工成本都不夠賠。」

何仔和劉東雄對南海中部水產資源衰竭的成因心中有數,幾乎是一致地認為水體污染和過度捕撈「難辭其咎」。過去數十年的經濟發展,珠江沿岸工廠林立,大量生產性和生活類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去,造成了魚類的大量死亡和生長緩慢。廣東海洋漁業局發佈的海洋質量公報也顯示,珠江入海口海域嚴重荒漠化。

補償措施 未惠及民

「以前經常能撈到一些滿腹魚籽的魚涼,現在都沒有了。沒有魚涼,又哪來的魚仔呢?」劉東雄說,2000年以後,海洋捕撈技術突飛猛進。「不僅能打撈到浮水的和中層的魚,連海底的潛水魚都能一網打盡!」然而竭澤而漁,最終換來眼下的慘淡光景。

何仔和劉東雄認為,為期3月的南海伏季休漁無助改善正在衰退的漁業資源;政府每年在內河增殖放流的補償性行為,也對他們這些「捕鹹水魚」的漁民沒有幫助。然而,他們並沒有為自己前景堪憂的職業做其他打算。不做漁民,文武皆不成的他們還能做什麼呢?

相關新聞
粵港生態系列報道之一 (2011-08-03) (圖)
污染濫捕築壩 珠江七成魚類瀕危 (2011-08-03) (圖)
珠江口近岸荒漠化加劇 (2011-08-03)
廿年瘋狂採沙 毀魚類產卵場 (2011-08-03) (圖)
環境污染嚴重 東江魚種劇減 (2011-08-03) (圖)
亡羊補牢 助魚洄游 (2011-08-03)
豬肉價格難平抑 穩定供應待破題 (2011-08-02) (圖)
通脹走高 豬肉領漲? (2011-08-02) (圖)
國務院五策促生產 (2011-08-02)
漲勢持續超07年 成本飆升是主因 (2011-08-02) (圖)
話你知:豬肉佔CPI比重多少? (2011-08-02)
話你知:何謂「豬周期」? (2011-08-02)
「中國式慈善」危機下篇:中國慈善事業錢伏危機 (2011-07-20) (圖)
專家:「中式慈善」應去除行政化色彩 (2011-07-20) (圖)
公益營銷存漏洞 質疑之聲早有聞 (2011-07-20) (圖)
公開晒帳單 外國及香港陽光機制堪借鑒 (2011-07-20)
記者手記:網民:郭是潛伏在慈善業的「余則成」 (2011-07-20)
「中國式慈善」危機上篇 (2011-07-19) (圖)
郭美美高調炫富 中國紅十字會陷信譽危機 (2011-07-19) (圖)
網民人肉搜索 牽出一串企業 (2011-07-1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追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