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何仔從14歲就跟隨祖輩,在東江南支流、珠江入海口萬山群島以南的南海中部海域打漁,至今已將近60年。每次乘搭一千匹馬力的機動捕撈漁船出海作業,都需要約四五天的時間。「90年代的時候,魚還有很多。我們一天就能捕撈到6、7千斤魚,運氣好的話還能上萬,每次出海總計能有4、5萬斤收穫!」
污水直排 河污魚亡
2005年是個分水嶺,自那以後,他們的捕撈產量每況愈下。「2011年上半年狀況很差,出一次海,捕撈量比最好的時候『縮水』50%,偶爾能有個3萬斤都算是老天開眼了,一般情況下才不過幾千斤。」何仔談論到此,常年經受海邊日曬風吹的黑紅光澤的臉龐黯淡下來了。
51歲漁民劉東雄,是東莞沙田鎮先鋒村人,他的捕撈範圍也在珠江入海口一帶的海域。他告訴記者,他們出海捕撈到的魚本來以臍魚類和牙帶類為最多,但是最近幾年牙帶類幾乎沒有了,臍魚類也驟減一半。「我們出海作業,開到萬山群島以南要25海里,有時候連柴油和人工成本都不夠賠。」
何仔和劉東雄對南海中部水產資源衰竭的成因心中有數,幾乎是一致地認為水體污染和過度捕撈「難辭其咎」。過去數十年的經濟發展,珠江沿岸工廠林立,大量生產性和生活類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去,造成了魚類的大量死亡和生長緩慢。廣東海洋漁業局發佈的海洋質量公報也顯示,珠江入海口海域嚴重荒漠化。
補償措施 未惠及民
「以前經常能撈到一些滿腹魚籽的魚涼,現在都沒有了。沒有魚涼,又哪來的魚仔呢?」劉東雄說,2000年以後,海洋捕撈技術突飛猛進。「不僅能打撈到浮水的和中層的魚,連海底的潛水魚都能一網打盡!」然而竭澤而漁,最終換來眼下的慘淡光景。
何仔和劉東雄認為,為期3月的南海伏季休漁無助改善正在衰退的漁業資源;政府每年在內河增殖放流的補償性行為,也對他們這些「捕鹹水魚」的漁民沒有幫助。然而,他們並沒有為自己前景堪憂的職業做其他打算。不做漁民,文武皆不成的他們還能做什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