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基舜
山東海邊登州,城外一座山,豺狼虎豹眾多,出沒傷人。登州知府著令當地獵戶,委了杖限文書,限日捕獲傷人猛獸,捕獲有賞,若逾期未獲,處以杖罰。
登州山下獵戶「兩頭蛇」解珍、「雙尾蝎」解寶,兄弟二人武功了得。兄長解珍,身高七尺以上,紫臉、細腰、闊膀。弟弟解寶亦身高七尺以上,面圓身黑,雙腿上刺有兩個飛天夜叉紋身,有時性起,恨不得拔樹搖山,騰天倒地。
兄弟二人領了官府「甘限文書」獵虎,準備好窩弓藥箭,弩子鐺叉,攜著鋼叉,逕奔登州山上,設下窩弓捕大蟲。
第一日,兄弟二人在樹上等候了一天,不見大蟲出現,便收拾窩弓落山。
次日,二人帶備乾糧再上山,待至傍晚,設好窩弓,爬上樹靜候老虎出現。但等候到五更,仍沒有動靜,兄弟二人轉移陣地,來到山西邊下,再設窩弓待獵,等到天亮,仍是不見虎蹤。二人不由得內心焦急,只因受了官府「甘限文書」,三日內必須獵獲猛虎,遲了受罰。
到了第三天的晚上,二人埋伏至四更左右,不覺身體困倦,遂背靠背小睡片刻。二人仍未合著眼,忽聽得窩弓發出聲響,有物觸動窩弓機關,二人立刻跳起身,拿了鋼叉,四下望去,只見一頭大蟲,中了藥箭,在地上打滾。
二人見了,急不及待,撚著鋼叉衝上去欲擒拿大蟲。那大蟲見了人來,帶著箭便竄逃,二人窮追不捨,不到半山裡時,藥力發作,大蟲抵受不了,吼了一聲,骨碌碌滾下山去。
解寶一看,大蟲滾落之處,正是登州山下富戶毛太公院莊後園。解珍、解寶兄弟二人,乃下山往找毛太公取回那頭中了藥箭的大蟲。
解珍、解寶二人雖然武功了得,但做事不夠冷靜,既然老虎中了藥箭在地上打滾,應該等到藥力發作,癱軟動彈不得時,才現身合力綑綁起來,抬下山。沒有必要如此急不及待,衝上去欲擒拿中了藥箭的老虎。
話說解珍、解寶下山直奔毛太公莊上,敲門求見毛太公。此時天剛破曉,莊客開門納入,並報知毛太公。
未幾,毛太公出來相見,解珍、解寶放下鋼叉作禮,說道:「伯伯,多時不見,今日特來拜擾。」
毛太公乃問:「賢姪如何來得這等早?有甚話說?」
解珍、解寶與毛太公,雙方互稱「伯伯」、「賢姪」,足見雙方交情非淺。
解珍說是因為官司委了甘限文書,要捕獲老虎,一連埋伏三日,直至今晨五更,老虎出現,中了窩弓藥箭,「從後山滾下在伯伯園裡,望個借一路取大蟲則個。」
毛太公表示沒有問題,既然中了藥箭滾下園裡,便跑不掉,乃招呼解氏兄弟先吃早點,再去取虎。
解氏兄弟推辭不了,匆匆吃早點,毛太公帶二人入到莊後,方叫莊客用鑰匙開門,竟然開不得。毛太公藉此說明沒有人入過後園。
折騰好一會,毛太公說是可能門生銹,命人用鐵鎚打開,眾人入內一看,卻沒有那頭中了藥箭的猛虎。
為何失去虎屍?
解氏兄弟委了甘限文書獵虎,主要是為了獎賞。
毛太公是地方上的富戶,有家財。如果捕獲老虎,威名大振,在地方上的地位更高。今把此虎據為己有,不足為怪。
解氏兄弟與毛太公互稱「伯伯」、「賢姪」,自是交情非淺。唯是毛太公罔顧交情,把大蟲據為己有,人心貪念,可見一斑。 (細說水滸.二四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