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專欄撰稿人顧 蔚
繼去年的綠豆與海帶泡沫後,中國的過剩流動性轉向高端市場——藝術品和珠寶。這類資產需求大漲,最初可能是源於投資者擔心通脹與美元貶值侵蝕財富,但眼下則更像是一種投機性的狂熱。它顯示出,收緊信貸並拉低股市的信貸緊縮並未完全奏效。
近來美國信貸評等被調降,且中國7月通脹率升至6.5%,使金幣與黃金飾品受到熱捧。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珠寶銷售今年跳增49%至160億美元。更激進的買家則正囤積書畫、郵票和紅酒,指望稍後轉手獲利。這已導致藝術品市場猛漲。中央美術學院稱,201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成交額增長了41%至260億美元。
滬綜指市盈率居歷史低位
收藏品價格高昂,而目前股票則顯得低廉。中國滬綜指市盈率(市盈率)僅為11倍,居歷史低位。相比之下,日股日經225指數為14倍,英股富時100指數為15倍。因預計通脹可能侵蝕企業獲利,中國投資者對增長感到悲觀。對眾多企業需要增資的揣測,使股票魅力被進一步削弱。對社會穩定的擔心使得金幣等便攜的財富儲藏方式可能會越發受到歡迎。
收藏品泡沫凸顯了中國政府在抗通脹上面對的挑戰。收藏品市場的繁榮進一步證明,經濟體系中仍有過多貨幣泛濫。過去10年間,中國信貸成長一直穩步超出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中國可能加息,但會讓人擔心,這可能吸引更多外資流入,特別是在美聯儲表示將把近零利率至少再維持兩年之後。
實體經濟投資機會匱乏
幸好如果收藏品泡沫破滅,對整體經濟影響不會太大。但泡沫存在的本身是一個警示訊號,說明中國對實體經濟的投資機會開始變得匱乏,而投機衝動達到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