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江耀榮《邊域》以絲網和油畫重塑Google Map上的風景。
近期是很多大學及專上學院的畢業展的「旺季」,尤其是藝術課程,更是一個接一個,中大、浸大、城大、香港藝術學院等,大家看到不同學生的作品之外,可以讓一眾業界人士,包括藝術家、畫廊、藝術教育者等,從中知道香港新一代究竟有沒有實力接香港藝術發展的棒。
為藝術新秀搞聯展
今天是「出爐2011」藝術系畢業生聯展的開幕日,今年的主題是「盤點80後」,探討80後藝術家的面貌及在藝術領域帶來的衝擊。對於80後,很多人都立即想到一連串負面評語,包括:只會批評,不會建設;不會尊重,只知反對;不思進取,自我為中心……不過,這些爭議都只是片面之詞,難道所有80後都是這樣,而所有80前卻全是完美無瑕?
其實,雖然很多人仍認為香港是文化沙漠,但除了政府近年說要銳意發展創意產業之外,如果大家有留意,便會發現近年讀藝術課程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而且愈來愈多年青人投身藝術創作。當然要成為知名的藝術家還是有一段路,但不難發現已開始形成一股藝術新勢力,他們不少是來自不同院校的80後藝術系畢業生,當中有些積極投身文化保育活動,並透過藝術創作發聲;亦有趁畫廊爭相代理本地新秀作品,努力朝商品化發展。
80後藝術家背負本身獨特的成長烙印,面對社會思潮及市場因素的急劇變遷,正踏著與前輩們截然不同的軌跡,他們的創作特色及藝術生態均是值得探索的問題。2011年應屆畢業生大部分均生於89年,正值80之末,面臨80與90世代的交接。藝術公社從05年開始已舉辦「出爐」系列展覽,匯集本地幾間大專院校藝術系應屆畢業生同場展出,一方面為藝術新秀提供發表機會,亦期望藉此促進院校間交流,讓觀眾了解本地藝術新生代的面貌。
80後創作主題多樣化
在今屆聯展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80後的創作都以社會民生、環境保護等時事議題為內容,例如魏貝妮掛起運轉的輪椅車輪以提出社會共融的想法;梁祖彝則解構一張中國明式椅子反思土地與權力;廖紀怡以多幀全家福反映現今外傭在香港家庭中的角色;何居怡利用攝影捕捉城市廢墟的淒美;王玲透過身體殘缺的動物繪畫警示動物的生存權益。
同時,有不少80後利用作品來探討自我身份,如張容甄以濃墨在背上重複書寫「我是中國人」,讓身體直接體驗這身份;陳翊朗則以陶瓷娃娃、錄像、X光片去展現身上的疤痕,作為認識自我的過程;陳麗娟以錄像及裝置讓觀眾重拾兒時上學的玩兒。
另外,80後與網絡世界一起成長,利用網絡作為創作起點亦是流行的方向,如劉健麟就是利用Google搜尋多張「天堂」圖片再結合錄像,創作穿梭虛擬的作品;江耀榮以絲網和油畫重塑Google Map上的風景。
因此,80後不只有一張臉,也不應只有一種特點。
■文:阿卡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