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鹽主要分成三種:井鹽、湖鹽和海鹽
鹽與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早前的「盲搶鹽」事件就可見市民大眾對鹽的重視。鹽的重要性早在周代已經得到大眾的認同,中國歷史上,鹽是重要的國庫收入來源之一,所以不要小看價值不過幾塊錢的鹽,它曾經激發兩國戰爭,扮演左右歷史的角色,而且鹽的用途廣泛,在清潔、護膚各方面都用得到,是大家生活的好幫手。
四川自貢市中國鹽業歷史博物館館長黃健先生指鹽主要分成三種:井鹽、湖鹽和海鹽,井鹽的品質最好,供食用為主。中國井礦鹽生產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井礦鹽是把埋藏在地下的鹵水、鹽礦用鑽井的方法開採出來,經過蒸發、結晶製成。湖鹽的質素較井鹽次等,主要用於化工用途。湖鹽的生產始於五帝時代解池的開發。早期於唐代利用人工開墾畦田,將鹵水灌入田內,用日曬、風力蒸發曬製成鹽。唐代以後,繼續推行,並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湖鹽的生產至少從2,000至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開始,殷商甲骨文中已發現有人工鹽田曬鹵製鹽的象形文字。海鹽是三種鹽品中品質較差的一種。海鹽最早為人類接觸,從傳說中炎帝時期(距今5,000至6,000年)的夙沙氏開始,人類便懂得了利用海水煮鹽,煮鹽技術先後經歷了陶器、銅器、鐵器煮鹽等幾個發展階段。到明代,煮海為鹽的生產工藝已趨成熟。清代至民國,隨著曬鹽技術的推廣和普及,煮海為鹽的生產技術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海鹽是用海水在鹽田裡蒸發結晶製成的。海鹽鹽粒比較大,成立方體結晶,略帶苦味,色澤暗白,基於其雜質較多及受污染程度較高,海鹽通常用於工業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