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部分玩具產品含有布料成份,檢測人員會就布料阻燃能力進行測試。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羅敬文) 港府近年提出發展6大優勢產業,其中檢測認證業已成為有關產業的「火車頭」,前年為香港帶來51億元經濟收益,按年增加13.1%。香港檢測和認證局表示,港府公布行業發展政策後,外資公司清楚了解香港檢測業的願景,吸引來自歐美的化驗測試公司來港「探路」,尋求投資和合作發展的空間,冀透過香港服務內地龐大的檢測市場。
港府為發展多元產業,近年提出發展文化及創意、醫療、教育、創新科技、檢測及認證和環保等6大優勢產業,並成立不同工作小組及推行相關政策,即使金融海嘯來襲使前年整體經濟收縮,香港整體生產總值按年下跌2.6%,但6大產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不跌反升3%,為香港帶來逾1,239億元,更聘用近40萬人。
前年為港進賬51億元
6大優勢產業中,以檢測認證業的發展最迅速,前年為香港帶來近51億元收益,按年升13.1%,從業員人數略增1.5%至12,610人。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主席程伯中表示,隨著香港對食品安全要求提升,加上全球各國引入更多產品生產標準,使行業持續發展,成為高增值行業,他對未來數年的發展感樂觀。
港府自前年成立檢測和認證局推動行業發展後,更吸引不少外資來港叩門。程伯中表示,政府統計處正在整理去年業界的數據,現階段難以評估最新的經濟收益,但感審慎樂觀,料仍會持續增長。他稱,港府自提出發展檢測業後,已有外資機構來港了解香港的最新行業政策,尋求合作機會。
歐美澳公司來港探路
程伯中表示,不少外資機構透過領事及商會聯絡有關部門,其中有歐洲、美國及澳洲的公司代表已來港「探路」,除了查詢香港最新政策安排外,還尋求來港投資和合作發展機會,當中不乏從事資訊、通訊和生物科技等領域的檢測機構。他稱,部分機構探討來港開設辦事處,拓展在港業務的空間。
檢測認證能蓬勃發展,程伯中形容「長城不是一日建成」,成功亦非僥倖,全因香港多年來建立良好的法制,令香港的檢驗測試結果備受國際認可,具有公信力,目前已有3間跨國檢測機構在港開設公司,而檢測業亦推動香港經濟貿易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