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二塊五一塊!二十塊錢一盒!」隨著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真正到來,京城商場、超市裡,動輒幾百塊錢一盒的月餅,開始被大聲賤賣。在中秋節吃月餅,本是中國人幾千年來亙古不變的美好傳統,但在各種天價月餅的叫賣聲和噓寒問暖的「禮尚往來」中,原本充滿人情親情的節日,如今竟物慾橫流,彌漫著越來越濃的銅臭。
馬不停蹄互送月餅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由於中秋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其中寄托著閤家團圓的良好祝願。但最近幾年,中秋節實際上在內地已多出了幾個外號——月餅節、送禮節。儘管內地有網站調查顯示只有2%的人選擇中秋節是「與客戶及領導溝通感情的好機會」,但實際上,每到中秋節,內地可謂千軍萬馬馬不停蹄地跑在送月餅的路上。
在月餅幾乎成為節日唯一主角的中秋,其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但卻又同時被「無限地作為禮品在各家各戶間傳送著」,甚至有些人的家中月餅堆積成「災」。古代中國家庭自製月餅,主要用於祭祀和家人成員團圓時分享。現在,月餅更多地演變成了上下級、朋友、客戶之間的「禮尚往來」,而「豪華包裝」和「昂貴餡料」,也自然更多地詮釋著日益庸俗化的人際關係。
回想傳統意義美德
事實上,西方帶著宗教色彩的聖誕節等,近些年在內地都大受追捧,並演變成了不同形式的狂歡節,而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也呈現出離其本義漸行漸遠的趨勢。據報道,製作一斤月餅的原材料成本一般不超過8元,但在市面上的售價都至少在百元以上。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在物質化、功利化和攀比奢華風盛行的今天,以奢為恥、以儉為榮的傳統美德,早已成為嚴重過時的「老土」和冷嘲熱諷的對象。
當吃月餅的「傳統」漸漸變成了送月餅的「時尚」,並引發了外國媒體對這一特殊的社會現象熱議時,我們是不是也該在拿著月餅拜訪的路上,稍微停一停快節奏的腳步,靜下心來對著明月想一想,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了,但我們的中秋節,是不是少了點什麼呢?
■葛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