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蔭權到倫敦唐寧街與英國財政大臣歐思邦會面。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 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訪港期間帶來了「中央挺港36招」,其中一個重點是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正在倫敦訪問的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向當地政商界人士介紹說,香港是一個成熟的經濟體系,加上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成為內地走向國際的試點,尤其是人民幣離岸中心業務,無疑令香港成為國際進入亞洲市場的最佳跳板,故鼓勵當地政商界對亞洲強勁經濟消費能力有期望基礎外,藉香港直闖內地市場。
訪倫敦晤卡梅倫歐思邦
曾蔭權昨日繼續訪問倫敦行程,分別與英國首相卡梅倫、財政大臣歐思邦會面,並於由英國跨政黨國會中國事務小組舉行的早餐會,向當地國會議員闡述香港和內地的最新發展,又出席由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在白金漢宮舉行的午宴,參與「香港作為服務全球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推介會,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在英國舉行的、名為「邁向亞洲,首選香港」的推廣及宣傳活動。
曾蔭權在有關活動上致辭時強調,香港與內地緊密連接,香港自由貿易效率享譽國際:在100間國際具規模的銀行中,就有70間在香港有業務。在中央支持下,香港自04年開始發展人民幣業務:香港目前有130間機構提供人民幣服務,包括存款及信用卡等,而截至今年7月底,人民幣存款總金額更錄得5,700億元。
港是內地通向國際「大門」
他強調,香港有完善經濟系統,成為內地通向國際的「大門」,而香港與廣州簽訂合作協議、港珠澳大橋及高鐵,反映中央認同香港是國際金融及物流中心的確實措施,並期望當地商界對借香港進入內地市場有信心。
另外,曾蔭權又強調新聞自由及資訊流通是香港成功的因素之一,確保了商界及投資者靠簡易快捷及內容可靠的資訊,作出明智決定促進商貿發展,並對維持誠信、負責及反應迅速的政府至為重要,「港人平日接收大量新聞及網上資訊,而充足資訊的社會亦為社區注滿活力,更是港人對每件事持有個人意見的原因」,故香港社會非常珍重新聞自由和資訊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