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重點展品:張大千送給女兒作嫁妝的《夏山隱居》。
張大千原名張正權,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四川省內江市人,他的二哥張正蘭就是著名的畫虎大師張善子。張大千才華橫溢,一生極富傳奇。
張大千幼時家貧,曾隨母、姊、兄學畫,打下了繪畫基礎。18歲時,他隨二哥張善子到日本留學,20歲由日本回國,寓居上海,曾先後拜名書法家曾農髯、李瑞清為師,學習書法詩詞。期間曾因婚姻問題削髮出家,當了一百多天和尚,但還俗後,以其佛門法名「大千」為號,從此致力於書畫。
張大千廣泛學習唐宋元明清中國傳統繪畫,其畫路寬廣,山水、花鳥、人物、蟲魚、走獸,無所不工,其工筆寫意,俱臻妙境,又善寫荷花,獨樹一幟。40年代,張大千自費赴敦煌,花了3年大量臨摹了石窟壁畫,並將之宣傳介紹,令敦煌藝術廣為人所認識。從此,他的畫風也為之一變,善用復筆重色,高雅華麗,瀟灑磅礡。
1949年,張大千赴印度展出書畫,之後便旅居阿根廷、巴西、美國等地,並在世界各地頻頻舉辦個人畫展。他被西方藝壇讚為「東方之筆」,更與畢加索齊名。
到了晚年,他仍孜孜不倦從事中國畫的開拓與創新,而且開創了潑墨、潑彩、潑寫兼施等新貌,給中國畫注入了新的活力,影響深遠。1976年,他到台北定居,完成巨作《廬山圖》後,在1983年病逝,享年85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