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葉德嫻憑《桃姐》贏得威尼斯影后殊榮。 資料圖片
新聞撮要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Venice Film Festival),香港演員葉德嫻憑藉在許鞍華新作《桃姐》中,精彩演繹香港普通人的故事,感動萬千觀眾及評委,一舉摘下最佳女演員獎,成為首位奪得威尼斯影后的香港女星……由許鞍華執導,劉德華監製,博納影業、映藝娛樂、銀都機構投資的《桃姐》,一部講香港小人物的真人真故事令許多歐洲觀眾感動落淚……《桃姐》先後獲頒平等機會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組織Signis頒發特別表揚獎及當地權威雜誌所頒「La Navicella」的獎項。 ■節自《葉德嫻奪威尼斯影后》,《香港文匯報》,2011-09-12
持份者觀點
1. 威尼斯影展主席Marco Muller:《桃姐》以「新寫實主義」手法講述香港小人物的故事,以如此手法展示香港風貌的電影已經消失很久。
2. 著名導演吳思遠:投資這類小品式藝術電影需要很大的勇氣,所以希望今次得獎令港府加大力度支持香港電影業,同時不應只是拿資金出來,要有發展電影的思維,港片才可真正回復生氣。
3.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政府將繼續推動香港電影業持續發展,在電影製作的各範疇積極培訓人才,不斷補充新血,並透過創意香港辦公室和香港電影發展局支援行業的發展。
多層次思考
1. 有人說:「在內地電影市場潛力下,投資人往往要求導演選材向內地市場靠攏,導致港產電影失去了香港氣息。」你是否認同此說?為甚麼?
2. 你認為港府除增加對電影業界的資助外,還可在哪些方面幫助電影業發展?
3. 試搜集資料,列出香港電影業由輝煌時期走向低潮的原因。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偉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