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香港電台自1971年開始,為當年的教育司署(教育局前身)製作學校教育電視節目。不過,原來以電視節目作渠道,本意並非將教學「多元化」。被稱為教育電視「助產士」、前教育署署長余黎青萍憶述指,早年製作教育電視,原意不是為提高學習趣味性,反而主要是當年師資不足,所以才製作教育電視增加配套,輔助及支援老師教學。
40年間,教育電視經歷了很多變化,例如:早年電視節目只有黑白畫面,至80年代才改為全彩色製作,並於1989年首次到內地拍攝。90年代末,教育電視節目開始製作成光碟派發,並開拓網絡服務。從此,播放平台多元化,不再局限於電視機。
停課顯作用 免卻被淘汰
儘管如此,教育電視也曾遇到危機,幾乎被淘汰。助理廣播處長(電視及機構業務)張文新表示,隨著時代及教學模式進步,社會曾出現聲音,質疑以電視節目教學是否仍存在價值。但後來,他們發現,原來教育電視在非常時期「大有作為」,例如:當年沙士時期,學校處於停課狀態,教育電視收視率就非常高,起了很大作用。他認為,隨著現在播放平台多元化,相信教育電視未來會發展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