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打工子弟學校的教師待遇低,流動性相對較大。香港文匯報記者王玨、江鑫嫻 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團研究員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落實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權,不能僅僅停留於「有學上」,還要確保讓打工子弟「上好學」,這其中,穩定教師隊伍、提高教育質量是關鍵。
她指出,當前由於師資力量參差不齊、流動性較大等因素,部分打工子弟學校的教學質量堪憂。她曾對一所打工子弟學校進行調查,發現「他們三科(數學、語文、英語)的平均成績只有15分」。
待遇低工時長 流動性大
長期研究農民工子弟義務教育問題的維權律師張志強則對本報表示,教學質量差,與教師待遇低有直接關係。據其透露,當前,打工子弟學校教師工資低於農民工的工資,平均每月只有1000—1400元,並且沒有任何勞動權益保障,寒暑也沒有工資。但與此同時,老師們教學任務重,壓力大,勞動強度大。為了降低成本,打工子弟學校一般只聘用有限的老師。許多學校實行包班制,教師擔任一個班級的所有課程或主要課程。一般打工子弟學校的一個班級大約有40人,有的甚至超過70人。
提高福利 穩定教師隊伍
一般教師平均每天在學校的工作時間達9∼10小時;包班教師為了保證學生安全,連中午休息時間也要陪學生在教室吃午餐。而有校車的學校,教師還要承擔放學後接送學生的工作,工作時間就更長。因此多數老師經濟非常拮据,雖然身處首都,卻與世隔絕地生活著。很多教師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去打工掙錢。為艱苦生存條件所迫,教師的流動性很大,一旦有更好的工作,他們就會離開。
楊團認為,政府光出錢是不夠的,「只是讓辦學的老闆由原來從家長手裡賺錢,變成現在從政府手裡拿錢,但教學質量並不見得提高」,重要的應轉變教師管理體制,讓打工子弟學校的老師具有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的待遇。此外,政府應制定相應法規,要求辦學者必須給教師設立一定的待遇標準,督促辦學者給教師高工資和較好的福利。只有穩定了教師隊伍,才能給打工子弟提供良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