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打工子弟學校一般都建在城鄉結合部,條件簡陋。香港文匯報記者王玨、江鑫嫻 攝
在此次關停風暴前,北京約有20萬農民工子女就讀於各類打工子弟學校,而儘管政府給出「保證不讓一個就讀學生失學」的承諾,並免除各種限制,但依然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出於各種原因不去公立學校報到。截至記者發稿時止,此次關停風暴中的朝陽、海淀、大興三個區的19所打工子弟學校,涉及在讀學生10,500名,其中1,896名學生未到新校報到,佔分流學生的18%。
應探索多元化辦學模式
長期研究農民工子弟義務教育問題的維權律師張志強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這說明打工子弟學校雖然簡陋、教學質量亦不盡如人意,但因其辦學靈活、入學門檻低、地理佔優,所以依然有很大需求。因此政府在努力讓更多的打工子弟入讀公辦學校的同時,也要鼓勵、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辦學模式,規範與管理打工子弟學校,根據客觀的現實條件制定出專門針對打工子弟學校的新標準,納入統一管理,並監管其教學質量。
他認為,由於條件所限,當前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教育任務,主要還是由民辦學校、甚至是未獲批准的民辦學校在承擔。據其統計,北京現有打工子弟學校200多所,就讀學生近20萬名,除50多所有辦學許可證外,其餘都處在一種所謂的「非法」狀態,環境簡陋,教學設備差,同時還游離於被拆遷與搬遷之中。
儘管如此,自辦打工子弟學校的出現和存續仍有其合理之處,且頗受農民工家長青睞。這是因為,首先打工子弟學校費用較低,普遍收費為1,000元左右一學期,約為公立小學的50%。此外,學校一般離學生住處較近,回家吃飯還可節約30%的開支;第二,入學門檻低,沒有各種資格、證書的要求,迎合打工子弟教育中突出的流動性特點;第三,佔據地理優勢,主要集中於四環、五環附近公立資源較緊張的城鄉結合部,方便就近上學,而市中心和遠郊的公立校距離打工子弟生活的地方太遠,交通極其不便,加上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遙遠的路途增加了很多安全隱患;最後,打工子弟學校生源單一,基本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小孩,不存在因身份差距而產生的互相排斥。據張志強做的一個小範圍調查,打工子弟從小就深刻地感受到社會的排斥以及「二等公民」的不公待遇。有一半以上的打工子弟(58.3%)不喜歡甚至討厭北京的孩子,理由主要是他們欺負人(26.2%),看不起人(37.1%),同在一個城市生活,有些孩子甚至從來沒有和北京孩子接觸過(3.1%)。
學費便宜 受家長青睞
張志強認為,簡單的一刀切不是處理打工子弟學校問題的好辦法,在努力讓更多打工子弟入讀公辦學校的同時,政府應該整合社會各界的資源和資金,進行宏觀管理,讓更多社會力量進入自辦教育領域。對於現存的打工子弟學校,可以通過論證、分析、協商,實施兼併、扶持、整合、資助等方式,分類管理,政府對整合後的打工子弟學校給予長期穩定的財政支持,幫助他們改進硬件設施,保證和提高學校的辦學環境和教學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