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埋首書本預備高考的中學生。 資料圖片
中國學生需要具有哪些質素才能具有創新思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認為,創新人才應具有三大共性,即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而在中國的傳統教育文化中,這三條都是匱乏的。
好奇心驅動發現
錢穎一表示,此前,有幾位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到清華與學生座談。當被問及什麼是科學家發明最重要要素時,他們沒有選擇勤奮、努力、數學基礎,而是不約而同地說到了「好奇心」。可見「好奇心」是驅動人類發現的原始動力。
想像力改變認知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局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像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和理解的」。喬布斯也曾說過,「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他們的想像力,不僅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改變了商業模式、生活方式。
批判思維強化判斷
錢穎一認為,批判性思維就是善於對被廣泛接受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挑戰,而不是無條件地接受權威的意見。同時,批判性思維又不是對一切命題都否定,而是用分析性、創造性、建設性的方式對疑問和挑戰提出新解釋、作出新判斷。
上述三個元素是相互關聯的。好奇心是驅動力,推動學生去探尋;依靠想像力,可以拓展思維空間;而批判性思維則可以讓孩子們挑戰已有的知識,永遠去尋找新的、更好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