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我不上網,也不聽廣播電台,訊息來源,靠看報、期刊和有關書籍。
看報很煩,只看幾份有新聞分析文字的大報,不看免費報。拿到報紙,先剔除馬經、波經、廣告和娛樂版,只看評論時政比較深入的文字。不論其觀點和傾向如何,都可作為參考。但有幾個人的評論文字不看,有的寫得太長,賣弄專業,實則卑之無甚高論。有一個女的,據說曾長期在傳媒或電台工作過,但她的中文不通,竟在大報上「現世」,實在令人慘不忍睹。
當然還要看內地的《人民日報》。該報特點,第一版必刊中央領導人活動消息,重要新聞和有價值的評論,反而盡在內版。所以必須耐心搜尋,從中取得重要信息,了解內地動態。
期刊呢,只看兩份,一份是內地的,另一份是本港的。
讀書的類別順序是:政治、歷史和文藝。政治排頭,因為經常要寫政治評論,非博覽群書不可。歷史是我所好,年輕時也曾在學校教授歷史,對中國的近現代史尤感興趣。
現代史中,除正史外,甚多「野史」,這些野史大部分在香港出版,其中不乏正史不備的珍貴史料。但也有不少因立場不同記載各異,這就要靠閱讀者分析的功力了。
有的歷史書版本不同,前後觀點也有所變化,如《中國共產黨黨史第二卷》,便與往前的黨史記述頗有不同。
至於文藝書,本來是我年輕時代的大愛好,好多古典文學書籍,如四大名著、五四以來重要小說,都在年輕時讀過。但年代久遠,有的情節已經忘了。如《三國演義》,但要重讀,又抽不出時間。近年讀小說往往不能終卷,特別是一些長篇的。如《狼圖騰》,本已蜚聲國際,但讀了一半,終於廢止。又如以天津大邱莊暴發暴跌事例為背景的小說《農民帝國》,也讀了一半因事忙而擱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