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夜景。 新華社
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創新創業政策室主任王勝光認為,中國並不缺乏對科技創新的政策引導,甚至在財政、稅收等優惠政策上已有「供應過量」的趨勢。真正缺乏的是,在制度環境設計以及治理等「具體政策背後的問題」。
在社會氛圍方面,王勝光認為,中國需要打造一種尊重知識和人才的社會氛圍,令創新人才獲得自尊和自信,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在教育和文化方面,需要更多寬容和理解。在創新社會,求異求變是潮流,人的思維不應千篇一律,應包容異質思維的存在。
財富分配國有礙創新
在社會激勵方面,王勝光特別指出,培養中國的喬布斯,需要改變社會分配方式。當今中國的社會財富分配,是政府控制和國有,這會導致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選擇創業而是去當官。這是一種非良性的激勵方式,不會鼓勵人們去創新和創造。
王勝光最後指出,創新一定要實事求是,講實話、辦實事,令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人,得到應有的尊重。培養中國的喬布斯,還需要更加完備的以科技為支撐的工業體系,這也許需要中國未來30到50年的奮鬥。
科技創新政策待加強
北京集成創新經濟諮詢中心研究員賈晉京認為,喬布斯的成功與美國的科技創新戰略有著極大的關係。1945年美國出台《科學:無止境的前沿》報告,系統提出一套如何在國家政策引導下,以軍工技術為帶動發展全方面科技創新產業的路線圖。這個路線圖差不多是所有造成戰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新興技術產業—電子信息、計算機、航空航天、原子能的基礎。1989年,當「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動力差不多耗盡,美國又集合頂尖科學家出台了《美國製造:如何從漸次衰落到重振雄風》報告,引導號稱「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信息時代。而喬布斯以及蘋果的成功,其實正是這次「工業革命」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中國在科技創新政策方面戰略性不強、前瞻性不足、執行網絡不夠廣」,賈晉京表示,中國應把科技創新的血液注入到社會每個環節,而不是僅僅局限在孵化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