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民建聯專注民生,以「實事求是,為您做事」為選舉綱領。 資料圖片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11月6日舉行,為爭明年立法會「超級區議員」議席入場券,加上反對派自相殘殺,令這場政改一役後的首場地區選戰烽煙四起。全港18區選舉主任共接獲935份提名表格,參選人數創新高,而撇除76個自動當選者後,即839人角逐共336個議席。各黨派團體為搶佔灘頭地,都扭盡六壬,民建聯、工聯會等主攻地區往績及民生議題;激進政黨則空降參選,沒有政績,只談狙擊;新進黨派或地區力量如新民黨、新民主同盟及民協等亦傾力一戰,希望增加政壇參與度和議價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區選開鑼,戰況空前激烈,各黨派各出奇謀。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今屆區選雖屬「超級議席」前哨戰,但相信選民仍然會較為看重候選人往績及地區經驗,過往亦出現所謂「政治明星」敗於地區人士的案例,故很多政黨及政團,無論新舊,一般都會在選舉策略上標榜其地區實績。
民記工聯一貫實幹
向來扎根社區的政黨專心打「民生牌」爭取支持。民建聯認為,當今港人最關心房屋、通脹和貧富懸殊等問題,同時盼望香港經濟多元化發展,故承諾以「實事求是,為您做事」為綱領,力促政府妥善處理民生要務,同時反對政客「掟蕉謾罵」或濫用司法制度挑起爭議,反對內耗。
首次以獨立旗幟出選的工聯會同樣主打務實作風,重點鎖定為勞工基層爭取公平地位及合理回報,並強調絕不將勞工議題政治化或把打工仔作為政治「人質」。
在其他建制黨派方面,包括工商專業聯盟,自由黨、新民黨等,均在「超級議席」帶動下積極搶攻議席。自由黨就強調特區政府坐擁豐厚外匯基金及儲備,應回饋中產階層及支援弱勢社群等,成立不足一年的新民黨則派出高學歷、青年才俊、專業人士及退休公務員等,開拓新票源及地區勢力。
籠裡狙擊選情添亂
另一邊廂,自從反對派在政改一役籠裡鬧分歧,所謂「選舉協調機制」如同虛設,選情難料。民主黨及民協在今屆區選標榜地區表現,但同時既試圖借政改談判「邀功」,又借其他反對派陣營的狙擊頻打告急牌,尤其是「人民力量」及「選民力量」:在民主黨派員參選的約130個選區中,有36區面對人民力量和建制派「夾擊」,包括全部5名將參選區選會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令民主黨及民協均不時借機「告急」,圖在選舉時將自己的支持者「谷出來」。
宋立功分析說,近年政壇氣氛有變,但選民在區選中始終側重候選人地區工作、民生議題,以致本土經濟發展藍圖等,「政治明星或立法會議員如果真心為街坊,憑藉他們的影響力,確實可以幫到居民,但如果從來不扎根社區服務,純粹空降搶位或旨在落區狙擊對手,選民眼睛雪亮,未必投他們一票,正如以往民主黨大佬(立法會議員)李華明都曾在區選敗給郭必錚(民建聯成員)。」
慎防激進派出茅招
就激進派的「狙擊術」對競選對手有多大殺傷力,宋立功坦言,建制派長期扎根地區,選情較反對派穩陣,並預期「人民力量」等現階段仍然傾向推動具爭議性的全港議題,但不排除他們會在最後階段「出茅招」,「你日日在地區搞激,街坊都會厭倦,但直到區選投票前10日,或許有人會靠衝擊等招數,在短時間博取選民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