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名人短打:Paisley Livingston教授欣賞藝術是這樣的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2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Paisley Livingston教授

 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Paisley Livingston最近主持就職演講,他發表了他作為當代哲學家,對藝術價值和藝術欣賞的反思,又以多種視覺藝術品為例,闡述其主張。

 「有人認為藝術品固然有其經濟或情感價值,但其實沒有所謂某種特定的藝術價值,我認為只要觀眾獲得適當的背景資料和引導,就可以明白這些藝術價值。」

 「偉大的藝術品,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很出色。藝術價值並非獨沽一味。雖然哲學家曾經認為所有好的藝術品都應該體現出其美感或一些美學特質,但藝術在美學上的特點和功能應該是多姿多采的,而這一點現在已經被承認。如果要說某件藝術品擁有任何一種藝術價值的話,這件藝術品的珍貴特質肯定是藝術家憑藉其超卓的技巧,苦心孤詣、刻意求工的結果。」

 「藝術家嘗試表現某種效果,但無意間成就了另一種效果,甚至比原本的意念更優秀、更理想,好像「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思。這種情況時常發生,但一般人著意尋求和讚賞的基本藝術價值是取決於藝術家技巧的高低。某些藝術風格的特點必須是刻意為之才稱得上好,那麼,如果它們純粹是無意間形成的,可能會被認為是缺點。」

 「我認為欣賞藝術,並不只是以愛憎喜惡等簡單的概念來感受藝術品。要欣賞一件藝術品,釋放其可能存在或根本沒有的價值,我們必須先明白藝術家想做甚麼,即藝術家的創作計劃和背景。如果觀眾沒有取得相關的背景資料,他們盯著藝術品的時候,完全摸不著頭腦,對藝術品的妙趣視而不見,也就沒有意思了。」

 「以文藝復興時代的作品為例,說明這種情況不只限於深奧難懂的當代前衛作品,連世界一流的博物館收藏的優秀繪畫也一樣。如要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和處境,有賴學者、策展者及評論者向公眾提供相關的背景資料,因為他們正是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中介人。」

相關新聞
名人面對面:無相無無相 楊惠姍以琉璃為生命語言 (2011-10-22) (圖)
楊惠姍小介: (2011-10-22) (圖)
作品「隨處菩提」 (2011-10-22) (圖)
楊惠姍正製作琉璃作品 (2011-10-22) (圖)
無相無無相—─楊惠姍琉璃藝術創作展 (2011-10-22) (圖)
名人指教:吳嘉寶 香港是如此「灼爍」 (2011-10-22) (圖)
灼爍之港:香港當代攝影展2011 (2011-10-22) (圖)
名人短打:Paisley Livingston教授欣賞藝術是這樣的 (2011-10-22) (圖)
名人面對面:甘志強 籠外籠內的都是藝術世界 (2011-10-15) (圖)
甘志強簡介: (2011-10-15)
後記: (2011-10-15) (圖)
名人短打:Vernon Ellis爵士:軟實力有巨大實力 (2011-10-15) (圖)
何周禮:好的建築設計才可歷久常新 (2011-10-15) (圖)
集成眾妙 以藝蘊神 書法家劉成 (2011-10-08) (圖)
名人教路:戴夫索莫尼 當人遇上真正的野性 (2011-10-08) (圖)
《野性邊緣》(共3集) (2011-10-08)
名人面對面:是銀也是雪 羅啟妍在這時代的宋瓷行動 (2011-10-01) (圖)
名人教路:李紅軍「紙」在人頭以外的世界 (2011-10-01) (圖)
一代名記曾敏之:琴心劍膽著文章 (2011-09-24) (圖)
曾敏之生平: (2011-09-2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