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同義反覆」的語境演習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1-04]     我要評論

葉 輝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將於下周揭幕,俄語詩人德拉戈莫申科(Dragomoshchenko)是與會者之一,他的中俄對照詩集《同義反覆》也及時出版了,都說他是「語言派詩人」,我們或可從《同義反覆》中欣賞到「語言派詩歌」(language poetry)的一些特點。

 這位一九四六年生於德國波茲南的詩人,青少年時代在烏克蘭度過,當過看更和清道夫,並曾參與地下文學刊物(《鐘錶》)的編務,也曾將阿胥貝利(John Ashbery)、羅拔克里素(Robert Creeley)、查爾斯奧爾森(Charles Olson)、賀金蓮(Lyn Hejinian)和邁克帕爾瑪(Michael Palmer)等美國詩人的作品譯成俄文,從中或可見出他的詩作與譯詩之間的血緣關係。

 讀德拉戈莫申科的詩之前,也許要花點時間去了解何謂「語言派詩歌」,語言不就是詩的基本要素嗎?此派何以強調「語言」?那就且聽賀金蓮在《問詢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Inquiry)一書如何說:「語言甚麼都不是,而僅為意義,意義甚麼都不是,而僅為一連串的語境。這些語境很少融為意象,很少成為術語……」這一連串語境「是過渡,是轉化,是本義向關係的無盡輻射」。或者可以說,語言派詩人關心的,乃語境的關係,他們的作品可被理解為「語境關係之詩」。

 德拉戈莫申科的詩大多無題,譯者只能將詩的第一句暫作詩題,其中一首說:「透過陽台的漣漪;寂靜的篩網,/這裡的第一課講母音:毛毛雨。/輔音馬上講,可它們夜間紛落如松針。」這詩的開端也有情可抒,也有意象可供聯想,然而,再讀下去,就會發覺跟慣常讀到的詩不一樣了:「你僅能承受其一,赤腳,無物,在枝頭,/它們從頭到腳緩慢滑過皮膚。/勒緊褲帶,你在想如果不是孤身一人。/你寫下『不』。而雙唇,取締牙齒的冰,/舌頭的飛翔和喉頭的深色瑪瑙:『是。』/像絮語。那些人沒認出徘徊院中的他:/『你救不了你緊隨的那人。』」那就割斷了慣常的語義聯想,呈現相對陌生的語境了。

 此詩最後兩行說:「是否立即關注到葉上的波羅的海鹽/如何變成了霜?」如果沒有「是否立即關注到」這疑問,也沒有前段的陌生語境,「葉上的波羅的海鹽/如何變成了霜」就很容易變成了平庸的抒情。他的另一首無題短詩大概可理解為詩的「同義反覆」的註腳:「我們增添——汗水。運動/源自重複引起的緊弦,/其頻率反覆無常。」這三行不難解讀,只是將「運動」喻為語言,從而點出兩者的「重複」與「反覆無常」。

 由第四行起,此詩出現了並不慣常的變化:「主題/(兄弟,你聽見我啦?兄弟,你聾啦?/兄弟,你怎樣……)/也是一種度量。/斜坡的灰渣輕於書籍……輕於/你指間生出的野鳶尾花,/證實著誕生和秋天。」在「主題」和「也是一種度量」之間,忽然插入了疑似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著《卡拉馬佐夫兄弟》的疑問句,復交織於「斜坡的灰渣輕於書籍……輕於/你指間生出的野鳶尾花」這兩行疑似抒情句,彷彿在展示一種美學態度:詩的「意義」不再在於線性的抒情或說理,只在於「同義反覆」的語境演習。

相關新聞
百家廊:失眠是有些人的命 (2011-11-04) (圖)
翠袖乾坤:賴恩˙高斯寧 (2011-11-04)
古今談:豬的新聞 (2011-11-04)
琴台客聚:「同義反覆」的語境演習 (2011-11-04)
杜亦有道:課外活動 (2011-11-04)
一網打盡:支持輸入外援 (2011-11-04)
記憶後書:妖怪文豪怪談 (2011-11-04)
百家廊:夢裡夢外 (2011-11-03)
翠袖乾坤:這何嘗不是虐待! (2011-11-03)
海闊天空:錯失造就再來 (2011-11-03)
琴台客聚:分配職守 (2011-11-03)
生活語絲:耆儒碩老蔡金鐘 (2011-11-03)
隨想國:電視新聞 (2011-11-03)
獨家風景:兩件舊衣裳 (2011-11-03)
百家廊:回不去的從前 (2011-11-02) (圖)
翠袖乾坤:那些年周董追的女孩 (2011-11-02)
天言知玄:我應否轉工? (2011-11-02)
琴台客聚:喬布斯只能產生彼地此刻 (2011-11-02)
杜亦有道:禍水福星 (2011-11-02)
隨想國:拆僭建 (2011-11-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