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詹培忠稱當局對傳媒的態度過分軟弱。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自香港回歸後,新聞及言論自由一直成為反對派炒作的議題。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在立法會提出「捍衛新聞自由」議案,聲言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反映港人對新聞自由滿意程度下降,並指稱這是因為特區政府的行為,令大家感到自由報道的空間不斷減少。不過,有議員就直指,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私下捐款予民主黨及公民黨,且有關捐款佔該部分政黨接獲捐獻的大部分,才是引起公眾擔心新聞自由的主因。
劉慧卿昨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發言時稱,特區政府「刻意妨礙新聞自由」,如在有政要訪港時限制傳媒採訪的行徑,包括阻撓攝影記者拍攝、安排遠離現場的採訪位置、拒絕傳媒採訪只發放官方短片和稿件等,即俗稱「鱔稿」及「鱔片」,又稱早前將軍澳發生的連環傷人案及觀塘風化案,警方都是在被傳媒揭發後才正式公布,令傳媒「感到憤怒」。
陳偉業:黎智英捐款助政黨最壞
不過,「人民力量」議員陳偉業在發言時,就借題發揮,不點名批評民主黨及公民黨,指「某傳媒大亨(黎智英)」透過捐助鉅額給兩個政黨,去「做宣傳,表達該名大亨的個人想法和政治理念」,並「打壓仇人及跟他政治理念不同的人」,並質疑道:「用新聞去作為自己的政治目的,這不應是傳媒人的所為!」
詹培忠:有傳媒敗風氣政府應強硬
金融界議員詹培忠則指,部分傳媒的報道每涉及暴力色情,並不值得捍衛,又稱當局對傳媒的態度過分軟弱:「有部分傳媒惡意中傷,刻意誤導。政府為要令自己有公信力,應當採取適當的法律行為。」
民建聯議員黃定光則指,香港傳媒機構為數眾多,百花齊放,各種觀點和意見都得到社會容納,反映出香港新聞自由的開放程度,而當局發放「鱔片鱔稿」,絕對不等於強迫傳媒使用,是否運用和如何運用,傳媒完全有權自行決定。
曾德成:借民調胡亂指責欠邏輯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在回應時坦言,劉慧卿引述的民意調查結果,已引起當局注意和警惕,但以此指責政府妨礙新聞自由是欠缺嚴謹的邏輯關連,並揶揄道:「公眾的擔心,又是否有如剛才兩位議員所講的,是因為知道有傳媒大亨暗中作出的政治捐獻?所以,尚需要作更多的調查和研究探討。」
他強調,特區政府一直視傳媒為合作夥伴,議員不應單憑一次政要訪港採訪安排的反應,就得出特區政府刻意限制採訪自由的結論,並指當局在過去1年回應各傳媒的查詢共達100萬次,而特區政府發放的新聞稿,有時獲得傳媒歡迎及採用,故議員實無必要把有關的稿件稱「鱔片鱔稿」,否則會對採用有關訊息的傳媒及公眾未夠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