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地扶貧規模達至1.28億人。圖為市民在風雪中叫賣。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中國日前發佈的農村扶貧開發情況白皮書指出,農村貧困人口數量雖然近10年間減少了6734萬人,但當前制約中國貧困地區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近日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使扶貧規模達至1.28億人,增幅達4.7倍。國家財政部部長助理胡靜林昨日表示,2012年,中央用於農村綜合扶貧投入將繼續保持大幅度增長,其中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將達2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增幅達20%以上。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財政部部長助理胡靜林昨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上,對中國近日發佈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作出詳細解讀。
范小建指出,中國改革開放之初,農村貧困人口有2.5億,貧困發生率30.7%。到去年年底,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00年底的9422萬減少到2688萬,貧困發生率從10.2%減少到2.8%。
根據新形勢,近日中央將國家扶貧標準由2009年1,196元提高至2,300元,使扶貧規模擴大至1.28億人,約佔農村戶籍人口比例的13.4%。
相對貧困返貧問題凸顯
范小建表示,大幅提高標準符合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扶貧開發的實際,不過,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中國扶貧開發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范小建亦坦言,規模龐大的扶貧對象將是下一階段扶貧工作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中國扶貧開發從以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溫飽成果,縮小發展差距的新階段。除此之外,相對貧困問題凸顯,返貧現象時有發生,貧困地區特別是連片特困地區發展相對滯後。同時,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不斷深入,扶貧開發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財政傾斜特困地區
面對規模龐大的扶貧對象,中央財政用於支持農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各方面投入亦大幅增長。
國家財政部部長助理胡靜林表示,2010年,在財政專項扶貧、農村低保等保障民生政策、支持農業生產政策等七個方面,中央財政用於農村貧困地區使貧困農民直接受益的綜合扶貧投入約1618億元人民幣。2011年,預計中央財政綜合扶貧投入將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以上。
他指出,新形勢下,財政扶貧開發任務更艱巨,需投入更多資金。下一步,財政部將建立健全公共財政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的機制,為貧困地區,特別是連片特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財力保障。對於扶貧資金管理問題,胡靜林表示,將強化扶貧資金監管機制,加大懲罰力度,對發現的問題依法依紀嚴肅處理,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姑息。
|